士兵在戰(zhàn)場上連續(xù)作戰(zhàn),除了面對槍林彈雨外,最難對付的可能就是疲勞與瞌睡。于是,軍事科研人員在睡眠上打起了主意,開始研制奇異的抗睡眠藥物。但與此同時,令人感到越發(fā)擔心的是,此類藥物也許將擾亂人體的自然進程,使我們付出代價。
右旋安非他明
對于只需要比常人多保持清醒幾個小時的人來說,自然界提供了一種天然興奮劑:咖啡因??Х纫蚰軌虼龠M大腦的運轉(zhuǎn),提高人類的腦力和體力。研究表明,在小憩15分鐘之前攝入咖啡因尤為有效。但咖啡因也會產(chǎn)生一系列副作用,如心悸。
大約70年前,科學家合成了一種看似更好的藥物——右旋安非他明,并在二戰(zhàn)中首次投入使用。但到了上世紀60年代,人們開始發(fā)現(xiàn)它的副作用:經(jīng)常服用此藥的人需要不斷增加劑量來維持藥效,而停止用藥的人會遇到一系列問題,如失眠和暴力傾向。
1970年,右旋安非他明不再被列為非處方藥,但仍用于一些特殊領域。如1970年,由于一名缺乏睡眠的宇航員曾在航天飛機的電腦上犯下一個幾乎致命的錯誤,美國航天局(NASA)的官員命令乘坐“阿波羅13”號登月的所有宇航員都服用了右旋安非他明。直到現(xiàn)在,軍隊中仍然有人使用右旋安非他明。
莫達非尼
21世紀的戰(zhàn)爭令尋找安全有效的抗睡眠藥物成為研究人員的一項重要工作。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的簡·沃克說:“一般的軍事行動可能需要士兵兩三天不睡覺,或是在幾天之內(nèi)只睡很短的時間,比如夜里睡4個小時。缺乏睡眠會影響人類從事高級腦力勞動的能力,例如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p>
上世紀70年代末,法國科學家似乎找到了一種完美的解決辦法——莫達非尼。研制莫達非尼旨在治療嗜睡癥患者,但人們發(fā)現(xiàn)它能夠改善大腦的表現(xiàn),而且不會影響睡眠能力。實驗表明,服用莫達非尼的士兵能夠連續(xù)40小時保持工作效率。40小時之后,他們還可以在夜里正常入睡,而不像服用右旋安非他明后那樣需要吃安眠藥。等睡醒后再服用莫達非尼,他們就又可以保持清醒40小時。
這樣的結(jié)果打動了軍隊領導人。法國外籍軍團的士兵在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zhàn)爭期間就服用過莫達非尼,而美國空軍也于2003年批準在部分飛行員當中使用莫達非尼。
研究結(jié)果顯示,莫達非尼可能產(chǎn)生惡心、焦慮、自大等副作用。曾有人設想,人類將進入一個不眠的社會,所有人都服用莫達非尼之類的藥物,將職業(yè)生涯延長了數(shù)年時間。
上述結(jié)果給這種設想蒙上了一層陰影。盡管目前還不清楚此類藥物對健康的長遠影響,但是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們發(fā)現(xiàn),莫達非尼會加快心率和提高血壓,并就莫達非尼的潛在風險向心血管疾病患者發(fā)出了警告。
目前,研究人員正在研究莫達非尼的替代品,例如阿立新和谷氨酸受體調(diào)控劑。雖然二者都能減少動物對睡眠的需求,但迄今為止,在人體上進行的研究實驗結(jié)果都令人失望,它們的長遠影響也不得而知。但對于研制藥物創(chuàng)造一個不眠社會的嘗試,人們還有著更深層次的擔心——即使藥物本身被證明是無害的,只干活不睡覺也決不可能是無害的。
科學家承認,他們還不了解睡眠的真正目的,但他們指出,有證據(jù)表明,睡眠不足與危及生命的疾病有關聯(lián)。最近一項關于睡眠不足與心臟病的大型研究表明,將睡眠時間從每晚7小時減少到5小時以下的人,英年早逝的風險增加了70%,而因心血管疾病致死的風險則增加了一倍。研究人員懷疑,缺乏睡眠之所以會產(chǎn)生如此大的影響,是因為它會增加心臟病的誘因。例如高血壓。但睡眠究竟是怎樣幫助人體保持健康的。這對我們來說卻仍然是個謎。
看來,不管我們多么希望通過減少睡眠來享受更多生活,這樣做所付出的代價也許都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