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楚漢爭霸畫上了一個句號。
沙場上,蕭蕭風聲帶來了絲絲涼意,士兵的鎧甲閃爍著寒光。列營上空戰(zhàn)號齊鳴,萬人吶喊,由散漸快,想必楚軍早已沒有什么氣力了吧。
一輪一拂,奏出吹打點將的場景,那連續(xù)不斷的長輪指,輪出將士的威武氣派。他們要怎樣?是要與楚軍決一死戰(zhàn)?。?/p>
遮、分、遮、劃,規(guī)則地停頓,道出他們夜晚的計謀——十面埋伏。
決戰(zhàn)前夕的夜晚,沒有星星。那閃爍著寒光的身影早已不見——他們埋伏起來了。
漸漸地,不再規(guī)則停頓,而是連續(xù)不斷地彈撥,卻沒有讓人感覺到緩和,反而是更深的寒意。為什么呢?他們在雞雞山小戰(zhàn)了。
楚漢兩軍,短兵相接,刀槍相擊,氣氛緊張。
劃、排、彈、排,彈得更加急促,他們在九里山大戰(zhàn)!兩軍激戰(zhàn)。馬蹄聲、刀戈相擊聲、吶喊聲,一時齊發(fā),震撼人心。氣氛更加緊張。楚軍已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漢軍大勝在望??蓾h軍沒有絲毫手軟,依然在盡全力滅楚軍——這是容不得半點疏忽和同情的,一旦疏忽了一下,到手的鴨子就會飛走了,漢軍將留下后顧之憂。
終于,楚軍支持不住了,西楚霸王——項羽敗陣了。那節(jié)奏零落的同音反復著,與急促的馬蹄聲交替——得勝的漢軍不放過項羽,對落荒而逃的項羽緊追不舍。
逃到烏江時,項羽已筋疲力盡,眼看就要被活捉。西楚霸王怎愿去做戰(zhàn)俘?他為了自己的尊嚴,在烏江自刎。悲壯旋律的最后四弦,將音樂煞住,戛然而止。聽過的人還在緊張著,仿佛剛剛觀看了一場激烈的戰(zhàn)役?!?/p>
魔法新編: 起句是戰(zhàn)爭的休止符,卻拉開了這篇作文的引線。這是將這篇作文通讀一遍過后得到的結(jié)論。在這篇作文里,作者采用了虛實結(jié)合的寫作手法。實為讀者從文中所感受到的樂曲,虛為歷史上那場著名的戰(zhàn)爭——垓下之戰(zhàn)。作者用文字所演繹出來的在那一段段時而詭異、時而震撼、時而悲壯的樂曲旋律讓讀者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一場戰(zhàn)爭的激烈。讀過此文,不難看出小作者有比較嫻熟的文字駕馭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