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里有個常用詞“概”,翻查辭典時方才知道其本義:“量米栗時刮平斗斛用的木板?!痹瓉砼f日盛裝糧食時用斗作為量具,糧食要是裝得太滿,從斗上溢出來,要用一只小木片把它刮掉,不使過滿,而這小木片就叫“概”。
動念翻字典查看“概”的本義,純因新年前道逢舊同學,他在事業(yè)高峰時突然抽身急退,問起原因,他只淡淡回說剛讀完《曾國藩家書》,書中兩句話自可細細琢磨:“斗滿則人概之,人滿則天概之?!毕騺碜x書不求甚解,一時之間確實被此“概”字難住了,查明詞義后,對老同學的引退漸能勾勒出明顯輪廓。
曾國藩乃清代中興名臣,半生戎馬,位高權(quán)重,卻也樹敵無數(shù)。他深知權(quán)貴富貴不可恃,即使權(quán)傾天下,富甲一方,大廈仍有傾倒的一天,因為斗斛滿了,人就來刮平它;人富貴到了極點,上天就會(假手他人)刮平他。只要熟讀史書,五千年里處處不乏如此慘痛教訓,昨日還是金玉滿堂,今日午時卻遭綁赴刑場,血濺黃沙。
曾國藩自知雖居高位,享盛名,但時刻都有傾覆墜落的危險,他從歷史經(jīng)驗里了解古今像他這樣有權(quán)勢者,能夠保全并得到善終的極少。因此,他時時告誡親人要自我節(jié)制,要清廉節(jié)儉,勿求盈滿,否則上天將以無形的手緊握一把巨“概”,刮平所擁有的一切。
中國傳統(tǒng)智慧強調(diào)為人處世切忌過滿,行船時帆只可張滿八分,船載貨物不能吃水太深,飯最好吃個八分飽,因為一味求盈滿者,往往是身在懸崖邊卻盲目地跨開了腳步。
老同學二十歲創(chuàng)業(yè),足跡遍及東南亞,春風得意時日進斗金,出手慷慨闊綽。他為人固然豪爽大方,對商場競爭敵手卻從不手軟,栽在他手里的人不少,甚至家破人散,莫不對他晝夜詛咒忌恨。事業(yè)鼎盛、贊頌不斷之際,他的妻子離去,獨生女突罹患腦疾,搶救過來卻也成了半個植物人。失去身邊至親,即使擁有全世界,生命也將是陰森黑暗的無底深淵,他萬念俱灰下辭去一切職務,全心陪伴再無歡聲笑語的女兒。
《菜根譚》有段話:“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爛漫,便成惡境矣。履盈滿者,宜思之?!辟p花以含苞待放時為最美,喝酒以喝至微醉時最佳,一旦花已盛開,酒喝得爛醉,那不但大煞風景,而且也活受罪。因為天道忌盈,人事懼滿,日正當中便開始偏西,月到十五則開始虧缺,水滿則溢,花開則敗,人在頂峰時不得不深思。
倘若細細梳理一生,不難發(fā)現(xiàn)許多人最彌足懷念的是年少之時,當時欲求最簡單,普普通通的呵護輕抱,便可樂上一整天,隨手可得的糖果汽水,如同人間至味。成年后,所有曾經(jīng)快樂的事物都褪了色、缺了味,雙腳深陷名利泥沼里,還高舉雙手要摘天上的星。
古人曾作《不知足》一詩,形象地勾畫了世人的欲壑難填:終日奔忙只為饑,才得溫飽又思衣;衣食兩般皆足夠,房中缺少美嬌妻;娶了嬌妻并美妾,又無田產(chǎn)作根基;置下良田千萬頃,因無官職怕人欺;三品四品還嫌小,一品二品仍覺低;一日當朝為宰相,又想帝王做一回;做得君王猶不足,還把長生不老期;欲壑未滿夢未醒,一棺長蓋抱憾歸!
金庸武俠小說里創(chuàng)造了一門絕世武功“降龍十八掌”,其中威力最大的是“亢龍有悔”,其名源自《易經(jīng)》:“亢龍有悔,盈不可久?!笔掠许旤c,人有高峰,隨即便是下坡路,若一味自恃而不知戒慎,沉浸于頂峰處的短暫歡愉,災禍就在前方靜候。
《紅樓夢》書首便有“身后有余忘縮手”的警語,但貪得無厭的紅樓中人始終不愿放手。于是,上天揮動手中的“概”,刮去了功名與富貴,白茫茫大地只留一陣陣嘆息,一行行清淚。
(三七鳥摘自《聯(lián)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