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課上,大家輪番展示各國語言的“你好”,各顯其能,不亦樂乎。我卻一直莫名地發(fā)怔,竟不知是何引發(fā)了自己的深思。
自秦王贏政平定六國,改稱始皇帝,確立法律,統(tǒng)一文字,至今已兩千余年。期間中文產(chǎn)生了莫大的變化,經(jīng)歷了幾次蒙語、滿文、漢字統(tǒng)領(lǐng)“官方語言”的更替。從“中華民國”到新中國的誕生、成長,也有繁體字、一批廢棄的簡化字和現(xiàn)在使用的簡體字之間的波折。更不消說從《詩經(jīng)》、《離騷》,到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再到近代光輝燦爛的文學歷程!
我們在中文的環(huán)境里學習,慢慢長大……
卻又是何時,我們?yōu)槟畛鲆痪洹癇onjour”而沾沾自喜,為一串流利的chat而拍手叫絕,而另一個安靜的聲音,漸漸退入幕后,在腦海中不復蘇醒。
不見了,“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羞澀;亦不再,“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豪情;無處覓,“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冥想;更難言,“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的頓悟……
最真摯的誓言,依然是“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還是早已變成在人頭攢動的街市上掛出的“l(fā)ove 94 love”?最動人的少年,依然是“美人如玉劍如虹”,還是自然化為在魚龍混雜的日本漫畫中沉迷不已呢?
得到的是時尚,是流行,是光怪陸離;失去的是傳統(tǒng),是含蓄,是穩(wěn)重端莊。在盲目追求所謂“溝通”、“信息”、“網(wǎng)絡(luò)時代”的同時,我們是否忘卻了自己的肌膚正是黃土的色彩,忘卻了學習其他語言最初的基礎(chǔ)——漢語。中文,是全世界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語言,卻無法成為使用最廣泛的“科學語言”、“國際通用語言”。國際間的交流,想來是極重要的吧,然而中文卻只能在這交流之間沉默,沉默。
只因為,英美,它們是強大的民族?只因為他們有著首屈一指的綜合國力?只因為他們有著難以企及的科研成果?只因為他們有著獨步天下的軍事武器?只因為……
只因為這一切,就足以讓我們安靜地低下頭,把對中文的熱愛埋藏在角落里讓它一天天落灰,一日日淡化嗎?
語言是一種文化,語言的尊嚴何嘗不是一種民族文化的尊嚴呢!五千年來,中文在華夏文明中占有的分量自然無需我來贅述。漢字——或中規(guī)中矩,或龍飛鳳舞,那種精致到巧奪天工的框架結(jié)構(gòu)又是哪種文字可以比擬的呢?詩詞——或豪放不羈,或婉約風流,那些華美得撼人心魄的排列組合真的不能與雪萊、濟慈一決高下嗎?
中文是我們的手握緊筆桿一寸寸寫出來的,中文是滾滾的黃河一字字孕育出來的。
縱觀歷史,中文描繪了春秋的戰(zhàn)亂,也彰顯了盛唐的輝煌;書寫了兩晉的隱逸,亦記錄了晚清的恥辱。我有全部的理由相信:中文,不會永遠在國際的舞臺上沉默,它必將見證我們再次的大展宏圖!
我真想站在所有人面前,篤定地喊出:“中文,我愛你!”
[點評]這是一篇精彩絕倫的習作,讀罷全文,給人一種蕩氣回腸的感覺。文章是作者知識積累的瞬間爆發(fā),小作者雖只是初中學生,但文學造詣可見非凡,有著很強的駕馭語言的能力。大量排比旬的運用,更增添了文章不可遏止的雄渾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