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美國登月計劃開始實施。
當年7月16日6時30分,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斯和柯林斯三名宇航員走進巨大的“阿波羅”號飛船的艙內(nèi)。指揮中心的四千多名科學家、工程師緊盯屏幕,緊張地工作著。
9點30分,隨著10秒鐘的逆計數(shù)開始了。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發(fā)射!一聲巨響,月球火箭射向天空,等了整整一夜的人們興奮得揮手喝彩。
飛船內(nèi)壓力巨大,宇航員們臥在躺椅上看著儀器。火箭以每小時9600千米的速度飛升上去,沖出了大氣層。在離地面64千米的高度,發(fā)動機熄火了,第一級火箭完成了它的使命,自動脫離了飛船掉落下去。第二級火箭立即開始工作,把飛船帶到了160千米的高空,速度增加到24000千米。
宇航員們憑借著星座確定他們的方位,檢查他們飛往月球的航道。他們要飛三天才能到達月球,所以,他們必須把飛船的方向對準三天以后月球所在的位置。這要經(jīng)過一系列復雜的計算。飛行航道的角度必須絕對精確,如果有絲毫差錯,他們就永遠到不了月球,也永遠別想回地球了。
指揮中心下達了新的指令:沖出地球軌道,飛向月球!第三級火箭立即啟動,發(fā)動機啟動5分鐘后,把飛船速度提高到每小時的40000千米,飛船竄出地球軌道,登上了前往月球的航程。
三位宇航員不斷地檢查他們的方位和飛行航道的角度,不斷糾正角度的偏差。他們還不斷和地面指揮人員進行無線電通話。每當宇航員吃飯的時候,地面的人就給他們讀報紙上的新聞,他們很關心地球上發(fā)生了什么事。同時,他們也把自己的感受告訴地面人員。柯林斯描述了從飛船上見到的情況,他說:“地球太好看了,許多國家都看得很清晰。太美了——美極了?!?/p>
起飛后的第三天下午,7月19 日“阿波羅”飛近月球。三位宇航員又進入一個新的緊張階段,他們穿上宇宙服,準備進入月球軌道。
不久,“阿波羅”飛到月球的背面,飛船與指揮中心的聯(lián)絡中斷。飛船上的三位勇士獨自在月球背面進行著困難而危險的工作——為了保持同月球的引力平衡,他們必須讓高速飛行的飛船減緩一些速度。他們首先必須把飛船掉過頭來,然后在服務艙內(nèi)點燃一臺發(fā)動機,這臺發(fā)動機必須不多不少正好燃燒6分鐘。如果這臺發(fā)動機發(fā)動不了,那飛船就不會進入軌道,而是退向地球返航;如果它燃燒時間超過了,飛船就會在月球表面上撞毀!
時間一分一秒緩緩流淌,指揮大廳里鴉雀無聲,三位宇航員生死未卜。整整二十五分鐘過去了,突然,無線電傳來奧爾德斯那鎮(zhèn)定的聲音,他只說了兩個字:“好,好?!薄鞍⒉_——11號”安全進入了月球等待軌道!宇航員們第一次在近處看到了月面,他們欣喜地眺望窗外,向地球上的人們描述見到的情景。阿姆斯特朗報告說:月面呈深淺不同的灰色。不久,“阿波羅”飛越過他和奧爾德林即將著陸的地方,他說:“那里看上去很幽暗?!?/p>
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斯高興地向柯林斯道別,爬進了登月艙,進行著陸。脫離主體后,登月艙的代號為“鷹”,飛船的主體稱為“哥倫比亞”?!苞棥焙汀案鐐惐葋啞睂⒎謩e與地面聯(lián)系。在“鷹”登月時間內(nèi),柯林斯將駕駛“哥倫比亞”留在月球等待軌道上不斷繞月飛行,等待“鷹”重新起飛后和“鷹”對接。
“鷹”脫離“哥倫比亞”后開始下降,降到離月面16000米后,它開始繞月飛行。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斯又作了一系列檢查和分析、判斷,證明一切正常。于是,他們到了一個重大的關頭,如果一按電鈕,點燃下降發(fā)動機,那么以后再發(fā)生任何問題,人類對他們就愛莫能助了。兩位冒險家義無反顧地按了電鈕。頓時,“鷹”逸出圓形軌道,沿著一條漫長的曲線航道向月面靠近。
登月探險到了非常危險的時刻!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斯目不轉睛地盯著儀表,地面人員屏住呼吸盯著電視屏幕。“鷹”越來越接近月面,15000 米、10000米、6000米、4000米、2000米……地面的飛行總指揮斷然喊了一聲:“開始登月!”當“鷹”落到著陸點上空時,阿姆斯特朗才發(fā)現(xiàn)下面是一個巨石環(huán)抱的大坑穴,“鷹”將落在這個危險的坑穴中央。他立即進行操縱,用手制導。他以高超的技巧進行導航,使“鷹”躲開了巖石,避免了一次可怕的事故。
他們發(fā)現(xiàn)7米處有塊平地,決定在那里著陸。他們把速度降到每秒1 米,“鷹”開始徐徐降落下去。這又是一個生死的關頭——“鷹”必須輕輕地以極精確的角度著陸,要是降落稍有偏差,就可能折斷一只著陸腳,登月艙就會側向一面,那么他們就無法從月球上重新起飛,也沒有人能去營救他們!
阿姆斯特朗向地面報告:“我們下降得很好,75英尺、50英尺、40英尺、30英尺,我們開始沾上了一些塵埃!”
艙內(nèi)的一盞綠燈突然亮了!奧爾德斯叫道:“接觸了!”阿姆斯特朗立即關閉了發(fā)動機,登月艙輕輕地降落在月面上。
兩位探險家準備做下一件大事——登月步行。他們向窗外瞭望,仔細觀看月面奇景。月球完全是一個灰色的世界,沒有樹,也沒有草,連生物的影子也沒有。太陽一動不動地懸掛在黑天鵝絨般的月球上空,照耀著無聲無息、荒涼寂寞的月球,這里的白天和黑夜各長達兩個星期,太陽在空中走得很慢,所以,這里是一個死亡的、凝固的世界。
兩位冒險家此刻激動不已,急著想跨出登月艙,地面指揮中心要求他們登月步行前必須睡一會兒,因為他們實際上很疲勞了??蓛扇诉@時都感到難以入眠,他們請求準許他們提前開始步行。
指揮中心終于同意了他們的要求。他們吃了一點東西,這是人類在月球上的第一頓飯,然后,他們又加上了衣服,保護自己免受太陽熱、輻射線和可能遇上的細菌的侵害,并且背上貯氧器和其它裝置。在他們著陸6小時15分鐘以后,兩位探險家打開了艙門。天空黑沉沉,月面上卻陽光燦爛。阿姆斯特朗說:“月球看上去很友好?!庇谑?,他穿著笨重的宇宙服費力地走出艙門,準備走下扶梯。下扶梯很困難,在沒有空氣的情況下,他的手和腳全都失去了觸覺。連扶梯的梯級都感覺不到。奧爾德斯站在門口看著他,指點他如何走。阿姆斯特朗 小心翼翼地走著,足足走了20分鐘,他才走到了最低一級。他的心怦怦地跳,梢停片刻,他跨出最激動人心的一步,踩到了月球上。他說:“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p>
奧爾德斯也下來了。兩人試圖在月面上行走。最初的幾步試走簡直令人發(fā)笑,他們幾乎處于失重狀態(tài),缺乏平衡感,不知道自己的腳會把他們帶到哪里,像醉鬼一樣踉踉蹌蹌。他們發(fā)現(xiàn)月面堅實可靠,抬起腳,可以看見塵土上留下了腳印,腳印淺淺的,只有幾毫米深。兩個勝利的探險者揀起幾塊小石子,扔出去,看看有什么結果。石子像球一樣蹦到空中。
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像兩個幽靈一樣在這個神秘莫測的世界里似飛似走地飄行著。他們搜集了一些巖石和塵土樣品,每一塊巖石都拍了照,然后放進各種樣品袋里,再裝進鋁盒,準備帶回地球。
兩位探險家在月面上走了3小時31分鐘。他們爬回“鷹”里,關上艙門。他們感到筋疲力盡。兩人又吃了一頓飯,準備睡上幾小時,然而登月艙很小,沒有床,他們只好蜷縮在地板上打盹。
兩名宇航員在月球上生活了21小時36分鐘。在此期間,在110千米外的高空,柯斯林獨自在“哥倫比亞”中繞月飛行。這期間他一定是全世界最孤獨的人。
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斯即將離開月球回到“哥倫比亞”。起飛與降落同樣危險,也許甚至更加危險——用來發(fā)射“鷹”的,只有一臺小型火箭發(fā)動機。它要把登月艙射出月面,帶到兩萬米高空,然后把它推入月球軌道;如果發(fā)動機出了毛病,兩人就只能死在月球上,人類無法營救他們,氧氣一用完,他們就完了。
地面“指揮中心”下達了起飛的命令。指揮人員個個焦急不安,有的人額頭上滲出冷汗。奧爾德斯鎮(zhèn)定地讀著逆計時的最后幾位數(shù)字:“五、四、三、二、一!”阿姆斯特朗按下了電鈕,登月艙發(fā)動機啟動了。
“鷹”立即開始起飛,把它的底部、支腳和鋼板都留在了月面上。“鷹”越飛越高、越飛越快,最后,順利地進入了月球軌道。經(jīng)過一番周折,終于實現(xiàn)了對接。
7月22日,三位宇航員進入了漫長的歸途。返航?jīng)Q不意味著大功告成,在他們的六只腳沒踩到地球上之前,始終是危機四伏,稍有差錯,便會前功盡棄!他們謹慎地拆掉了登月艙,將它拋棄在宇宙空間。
當“阿波羅”接近地球的時候,他們又拋棄了服務艙,然后掉轉指令艙,使它底部的防熱層指向地球。飛船以每小時4萬公里的速度沖向地球。進入大氣層——這是全部航行中最危險的時刻!飛船與大氣層高速摩擦,會產(chǎn)生巨大的熱量,足以燒毀一切。
過了3分30秒,遙遠的天邊出現(xiàn)了一道紅光——“阿波羅”飛船!過了一會兒,指揮中心聽到了宇航員的聲音:“我們很好。”
著陸降落傘打開了,飛船下降速度降到每小時35千米,“阿波羅”徐徐降下,濺落在海里?!鞍⒉_”飛船航行了一百萬千米,回到地球的時間只比預定時間晚10秒。
人類首次偉大的登月探險,圓滿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