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給出一種應(yīng)用于CMOS運放的高速間接反饋補償技術(shù),用這種間接反饋補償技術(shù)設(shè)計的CMOS運算放大器與(Miller)直接補償相比,具有高速、低功耗、很高的電源抑制比優(yōu)點,并極大地減小了版圖尺寸。通過電路級仿真,對兩種反饋補償技術(shù)進行比較,結(jié)果驗證了間接反饋補償技術(shù)的優(yōu)越性。
關(guān)鍵詞:電源抑制比;間接反饋補償;Miller補償;運算放大器
中圖分類號:TN722-7+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373X(2008)0515502
A New Technique of Indirect Feedback Compensation in CMOS-Op Amp
PAN Yu,WU Kun
(Xidian University,Xi′an,710071,China)
Abstract:The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of CMOS op-amps using indirect feedback compensation technique.The indirect feedback compensation results in much faster and low power op-amps,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layout size and better power supply noise rejection than direct feedback compensation(Miller).
Keywords:PSRR;indirect feedback compensation;Miller compensation;op-amp
1 引 言
現(xiàn)代集成電路模塊中,CMOS運算放大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模塊。過去都是用Miller 電容補償技術(shù)對CMOS運算放大器進行補償[1],然而,由于補償電容Cc會在右半平面(RHP)產(chǎn)生一個零點,這個零點會使相位余度減小,因此必須用大的補償電容Cc對CMOS運算放大器進行補償。這樣,大的補償電容會導(dǎo)致運放的單位增益降低,當(dāng)負載電容Cl大小與Cc相當(dāng)時,運放的穩(wěn)定性急劇下降[2]。
本文給出間接反饋補償技術(shù)細節(jié)設(shè)計,這種技術(shù)能使運放速度更快,同時極大減少版圖面積,圖1給出用直接Miller補償技術(shù)的運放,運放是在CMOS 0.5工藝下的設(shè)計完成。偏置電路如圖2所示。
2 間接反饋補償
兩級直接反饋補償運放中,通過反饋補償電容Cc,通道電流可以表示為:iCc=vout/(1/jwCc)。電流間接注入輸出端,使得極點轉(zhuǎn)移,補償實現(xiàn),同時產(chǎn)生零點。只要避免電流直接流入輸出端,這個零點就可以消失。
避免直接流入輸出端的補償電流可以通過如下幾種方法產(chǎn)生:共用運放柵極;采用cascode結(jié)構(gòu);串接一個工作在線性區(qū)的三級管。如圖3所示,反饋電流通過內(nèi)部低阻抗節(jié)點vx流入輸出端,這種低阻抗節(jié)點由兩個串接管構(gòu)成,其中一個工作在線性區(qū)。因此零點可以避免。圖3(b)為拓撲結(jié)構(gòu),這種結(jié)構(gòu)使補償電容與電源到地的噪聲隔離,因此運放具有很高的電源抑制比[3]。
如圖4給出運放的小信號頻域響應(yīng)模型,用他來算出運放的間接反饋頻率響應(yīng)方程。節(jié)點①的方程為:
左極點fz增加了相位余度與運放速度。通過Cc,相位高速轉(zhuǎn)換。這使得輸出信號值反饋回節(jié)點①處,形成正反饋。這個正反饋增加了運放的速度,而第二主極點f2為高頻極點,他對運放的穩(wěn)定性影響不大。在滿足相位余度與[LL]增益下可以考慮用更大的負載電容,在同樣值的電源下,所用面積更小。當(dāng)采用間接補償技術(shù)時,補償電容可以減小4~10倍[4,5]。同時,間接補償電路是一個低功耗電路所以對推動f2遠離fun的要求不高。
3 結(jié) 語
間接反饋補償是一個實用性、高效性很強的技術(shù),用這種技術(shù)對運放進行補償可以提高運放的速度,減小運放的版圖面積。同時這種間接反饋補償可以運用于三級運放中。
參考文獻
[1]Gray P R,Meyer R G.MOS Operational Amplifier Design,A Tutorial Ovierview[J].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1982,17:969-982.
[2]Abuja B K.An Improve Frequency Compensation Technique for COMS Operational Ampliefiers[J].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1983(18):629-633.
[3]Baker R J.CMOS:Circuit Design,Layout and Simulation.Id:Wiley IEEE,2006:531-538.
[4]Baker R J.Design of High-Speed CMOS Op-Amps for Singal Processing.IEEE WMED,2005.
[5]johns D,Martin K.Analog Interated Circuit Design[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nèi)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