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欺騙式干擾為基礎(chǔ),描述了一種在SAR仿真平臺中仿真干擾機的方法。這種方法利用仿真中的的SAR信號不帶載波、已采樣但未量化的特點,以及干擾仿真中計算的可重用性,簡化了干擾計算過程,而且充分適應(yīng)了仿真平臺的特點,因此很容易取得良好的干擾效果。因此這種方法適合應(yīng)用在仿真系統(tǒng)中來產(chǎn)生必要的欺騙式干擾環(huán)境。
關(guān)鍵詞:SAR仿真;回波;干擾;假目標(biāo)
中圖分類號:TN972 文獻標(biāo)識碼:B 文章編號:1004373X(2008)1500402
Analysis of Jammers Simulation in a SAR Simulation Platform
HAN Song,SHEN Xiaofeng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Chengdu,61005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ethod to simulate a jammer in a SAR simulation platform,based on the deception method.In this method,the computation in simulation is simplified,by using the speciality of the sampled but unquantized SAR signals without carrier and sharing the computation between modules.Because this method fits simulation environment very much,a great jamming effect is easy to get.So this method adapts to bring a deception environment.
Keywords:SAR simulation;echo;jamming;fake target
1 引 言
合成孔徑雷達(SAR)是一種在軍事偵查領(lǐng)域應(yīng)用廣泛的雷達。它以其全天候、全天時、抗干擾和高角度分辨力的特點在近幾年的戰(zhàn)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各國都在競相研制開發(fā)高性能的SAR,我國也不例外。在研制過程中仿真必不可少,一個大型的SAR仿真平臺可以為研發(fā)工作帶來相當(dāng)大的方便。
在SAR研制的同時,各國也必然在進行著SAR對抗的研究。由于SAR具有抗干擾等特點,因此有源干擾就成為了最有效的手段。所以現(xiàn)代的電子戰(zhàn)環(huán)境仿真中有源干擾機的仿真是必不可少的。
有源干擾分為欺騙式干擾和壓制式干擾,對于SAR欺騙式干擾尤為適宜。因為SAR使用的合成孔徑技術(shù)使得其主瓣非常窄,干擾機大部分時間是在其副瓣內(nèi),如果使用壓制式干擾則需要的功率極大,效果不理想。而欺騙式干擾則可以產(chǎn)生與雷達相匹配的信號,達到良好的干擾效果。
2 SAR成像基本原理
SAR與常規(guī)雷達一樣,都是利用目標(biāo)反射的電磁波對目標(biāo)進行探測。之所以SAR能產(chǎn)生如此高的分辨力,要歸功于線性調(diào)頻信號,這種信號在壓縮處理后可以產(chǎn)生很高的分辨力。
距離向的線性調(diào)頻信號是雷達發(fā)射脈沖前就產(chǎn)生的,這和常規(guī)雷達并無不同之處,而方位向的線性調(diào)頻信號則是SAR獨有的。SAR在飛過目標(biāo)時,飛機和目標(biāo)的相對速度是變化的,所以目標(biāo)回波的多普勒頻移也是變化的,如此就產(chǎn)生了一個近似線性調(diào)頻的信號,利用這個信號SAR可以產(chǎn)生很高的方位向分辨力。
SAR發(fā)射的信號歸一化后為:u(t)=exp(jωct)exp(jkt2)g(t)(1)其中g(t)=1,|t|<1/2
0,|t|>1/2。則回波信號為:s(t,τ)=Aexp(jωc(t-T(τ)))·
exp(jk(t-T(τ))2)g(t-T(τ))(2)其中T(τ)=2R(τ)c為回波的延遲,R(τ)為目標(biāo)與飛機的距離,c為光速。
因為τ為慢時間,因此在快時間域T(τ)近似為常數(shù)T0。因此上式中exp(jk(t-T(τ))2)exp(jk(t-T0)2)為快時間域(距離向)的線性調(diào)頻因子。
而exp(jωc(t-T(τ)))去載波后得到exp(-2R(τ)c)。將R(τ)在目標(biāo)位于波束中心的時刻τ0處泰勒展開并略掉二階以上的高階項:R(τ)Rc+(τ-τ0)+(τ-τ0)22(3) 因此:exp(-2R(τ)c)=exp(-2Rcc)exp(-2(τ-τ0)c)·
exp(-(τ-τ0)2c)這就是快時間域(方位向)的線性調(diào)頻因子。對于最簡單的正側(cè)視SAR,=-λfDc2=0(fDc為多普勒中心頻率,λ為波長)。因此exp(-2R(τ)c)可化為exp(-2Rc c)exp(-(τ-τ0 )2c)。
SAR成像就是通過對這兩個線性調(diào)頻項進行依次壓縮而得到很高的距離分辨力和角度分辨力的,而具體的壓縮算法因與干擾無關(guān),本文不做描述。
3 SAR的欺騙式干擾原理及仿真方法
如圖1所示,干擾機對雷達的回波信號為:s0(t,τ)=A0exp(jωc(t-2R0(τ)c))·
exp(jk(t-2R0(τ)c)2)g(t-2R0(τ)c)(4)圖1 欺騙式干擾原理圖而假目標(biāo)對雷達的回波信號應(yīng)該為:s1(t,τ)=A1exp(jωc(t-2R1(τ)c))·
exp(jk(t-2R1(τ)c)2)g(t-2R1(τ)c)(5) 觀察式(4)與式(5)容易看出,如果不考慮回波幅度,在式中令t′=t-2R1(τ)+R0(τ)jωcc則可以轉(zhuǎn)化為式(5)。因此只需在干擾機的回波上加上一個延遲,就可產(chǎn)生xoy平面(地面)上任意點的假目標(biāo)。
而在實際的仿真平臺設(shè)計中,為了簡化計算過程,信號采用了不帶載波、已采樣但未量化的形式。因此,干擾機的回波就變成了如下形式:s0(n,m)=A0exp(-jω2R0(τ(m))c)exp(jk(t(n)-
2R0(τ(m))c)2)g(t(n)-2R0(τ(m))c)(6)t(n)為n的線性函數(shù),t(n)=Δt×n+t0(下文為了方便將τ(m)簡記為τ)。同理,按上面的方法,令n′=n-2R1(τ)+R0(τ)jωccΔt,則t(n′)=t(n)-2R1(τ)+R0(τ)jωcc。式(6)可化為:s0(n′,m)=A0exp(-jω2R0(τ)c)exp(jk(t(n′)-
2R1(τ)c)2)g(t(n′)-2R1(τ)c)(7)注意其中exp(-jω2R0(τ)c)這一項,沒有載波,就無法通過延遲將其轉(zhuǎn)化為exp(-jω2R1(τ)c)。因此,方位向的假目標(biāo)需要另行處理。對比式(7)和式(5),可以看出如果將s0進行如下處理,得到的式(8)與式(5)所代表的目標(biāo)點在成像后將有相同的位置。s0(n′,m)×exp(jω2(R0(τ)-R1(τ))c)
=A0exp(-jω2R1(τ)c)exp(jk(t(n′)-
2R1(τ)c)2)g(t(n′)-2R1(τ)c)(8)其中關(guān)于R0(τ)-R1(τ)的計算,有兩種不同的方法。首先可以將R0(τ)和R1(τ)泰勒展開并略去高階項然后相減,這樣可以避免由于計算每一時刻和每一目標(biāo)點的R1(τ)而引入的非線性運算。但在仿真系統(tǒng)中,干擾模塊并不是計算干擾機發(fā)出信號的幅度,而是雷達接收到的信號的幅度,由距離而產(chǎn)生的幅度的衰減也是由干擾模塊來計算,因此R1(τ)的計算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直接計算將較為合理。R0(τ)-R1(τ)=y20+H2+(x0-τv)2-
y21+H2+(x1-τv)2(9) 綜上所述,exp(jω2(R0(τ)-R1(τ))c)就是干擾機產(chǎn)生方位向干擾的因子,在干擾機的回波信號上乘上這個附加因子就可以產(chǎn)生方位向的假目標(biāo)。
圖2 單點假目標(biāo)干擾效果4 Matlab仿真效果
上述干擾仿真方法在Matlab上的仿真效果如圖2所示,仿真中真實目標(biāo)和假目標(biāo)的后向散射系數(shù)均取1,每個脈沖采樣1 024個點。
圖2(a)中R1和R2為真實目標(biāo)的像,F(xiàn)1和F2為干擾機產(chǎn)生的假目標(biāo)的像,J為干擾機位置;圖2(b)為成像后的幅度三維圖,四個峰分別對應(yīng)圖2(a)中真實目標(biāo)和假目標(biāo)的四個像。從圖中可以看出仿真的干擾機產(chǎn)生的假目標(biāo)已經(jīng)達到了干擾效果,圖2(b)中假目標(biāo)像的幅度也和真實目標(biāo)相仿,證明了該方法能應(yīng)用于實際的仿真系統(tǒng)。
參 考 文 獻
[1]孫云輝,陳永光,焦遜.星載SAR應(yīng)答式欺騙干擾研究\\.電子對抗技術(shù),2004,19(2):23-26.
[2]甘容兵,王建國.改進的對星載SAR的應(yīng)答式欺騙干擾\\.電子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2005,34(5):614-617.
[3]葉映宇.合成孔徑雷達干擾方法的研究\\.成都:電子科技大學(xué),2005.
[4]劉永坦.雷達成像技術(shù)\\.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xué)出版社,1999.
[5]George.W.Stimson.機載雷達導(dǎo)論\\.吳漢平,譯.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nèi)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