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入6月,就到了河南省西峽縣孫溝村一年里最熱鬧的時候。在這個深山中的小村子,人們都在忙著摘杏李,賣杏李。2008年,孫溝村將是一個豐收年,但是一個從山東壽光趕來的年輕人顯得格外著急,這個人就是郭濤。
郭濤這次特地從山東到河南來,是怕果農(nóng)掌握不好采摘的時機和技術。他要收購一些杏李帶回山東。因為杏李,郭濤成了村人眼里的大能人??删驮谖迥昵?,郭濤要引種杏李樹時,父親卻怎么也不同意。
第一個引進杏李
郭濤的父親是老果農(nóng),郭濤高中畢業(yè)后,就跟著父親一起種油桃樹。2003年夏,油桃到了成熟季節(jié),收購商找上門來。本是該高興的時候,可只過了半天,一家人就都樂不起來了。
油桃成熟后,必須在短時間內(nèi)采摘、運輸。就因為晚了半天,4000斤油桃竟爛了一半。不僅如此,引種了6年,油桃從當初的新奇品種變成了普通水果,價格也從原來一斤三四元錢,跌到了七八毛。在郭濤看來,種油桃已經(jīng)沒了前途。
2003年10月,郭濤在電視上看到有人種杏李樹,這引起了他的注意。
郭濤打聽了一圈,在壽光還沒有人種杏李,這讓他有些興奮,郭濤想第一個引進杏李替代油桃。他把想法告訴父親,話還沒說就遭到了反對。
在父親印象中,李子澀口,吃的人少,油桃雖然價低,但是一種大宗水果,起碼不愁賣??晒鶟齾s看準了方向。2004年年初,他瞞著父親,帶著6000元錢,到位于河南省鄭州市的中國林業(yè)科學院經(jīng)濟林研究開發(fā)中心,買了300棵杏李樹苗。
興沖沖地回了家,郭濤又犯了愁,把杏李樹種到哪呢?郭濤又打起了油桃的主意,他想著錢都花了,苗也買回來了,父親不會再反對了。郭濤提出要砍掉油桃樹。
油桃樹種了6年,正是結果旺盛的時候,父親堅決反對砍樹。話談不攏,郭濤干脆直接動起了手。
有了地,郭濤又有了新想法。壽光是大棚蔬菜之鄉(xiāng),用大棚,不僅方便管理,最重要的是上市早。杏李沒多少人種,如果能搶在普通水果之前上市,就更有優(yōu)勢。郭濤花兩萬多元錢蓋起了一個大棚。
做廣告促銷杏李
到2005年4月,300棵杏李樹結出了5000多斤果子。嘗了自己種出的杏李,郭濤沒有急著賣果子,而是參加了山東衛(wèi)視一個農(nóng)產(chǎn)品展示的節(jié)目。
郭濤在節(jié)目中介紹杏李的肉厚、甜度大,周邊的人嘗了以后也覺得比起傳統(tǒng)的李子口感要好。
郭濤上了電視沒多久,就有人找上門來了。
杏李甜度大,耐儲運,而且郭濤的大棚杏李比傳統(tǒng)李子上市早兩個月,搶占了先機利潤更高,5000斤杏李,郭濤賣了10萬塊。
第一次掙到這么多錢,郭濤很得意。種杏李前前后后投入了3萬多,郭濤覺得錢掙得太容易了。
2005年,郭濤租了5畝地,育了5萬棵嫁接苗,賣價一棵20塊。他找到廣告商一下就簽了兩個月的合同。18萬的廣告款限期一周交齊,這時郭濤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錢根本不夠,郭濤只好央求母親替自己借錢。
起初,看著電視上播出自己的廣告,郭濤就忍不住地樂。可不到一個月,郭濤的臉越拉越長。
壽光以種植蔬菜聞名,技術成熟,效益也不錯。杏李是什么大家都不清楚,更別說來引種了。
可村民看郭濤在山東衛(wèi)視做上了廣告,認定他有錢,天天催著還錢,想到當時的情景,郭濤的母親也很為難。
郭濤沒有再做廣告,一個人鉆進大棚管理果樹,指望著樹苗能在第二年結果。直到2006年6月的一天,一群外地人闖入了郭濤家的院子。
來的人是河南省西峽縣孫溝村的果農(nóng),孫溝村從2001年就在村支書馬景龍的帶領下種李子,傳統(tǒng)李子皮澀肉酸,果農(nóng)自己都不愿意吃,大家不想種了。情急之下馬景龍想起,看到山東衛(wèi)視播過郭濤的杏李。抱著最后一線希望,他帶著50個村民來到了壽光。
打了翻身仗
當時郭濤的母親在院子里拔草,只剩下一個果子,母親就把那個果拿過來給村民們吃。村民們每人嘗了一小口,都覺得特別甜。
那僅存的一個杏李讓郭濤走出了困境。村民們買走了5萬棵杏李樹苗。杏李有7個品種,不同的地域適合的品種不同,郭濤干脆跟到河南給大家講技術。
樹苗賣了48萬元,可這次他沉住了氣,杏李是新品種,隨著種植面積的擴大,價格肯定會由高到低,要掙錢,必須以質量和規(guī)模取勝。郭濤想擴大種植量,家里還有兩個大棚,種著西紅柿,郭濤正在猶豫怎樣開口要地,沒想到,父親竟主動把西紅柿拔了。
2007年年初,郭濤又種上了600棵杏李,到了2008年,大棚杏李在4月中旬就上市賣完了。6月初收購商高曉利又找郭濤收購杏李,說有多少要多少,都按照8元一斤的價格收購。
郭濤心里直抓撓,露天杏李在陜西、河南、河北等省都有種植,怎么才能用別人的杏李賺到錢呢,郭濤想到了遠在千里之外的孫溝村。
從2006年引種杏李,到2008年,孫溝村已經(jīng)發(fā)展成全國最大的露天杏李種植基地。6月初正是第一批早熟品種成熟的時候,郭濤直接趕到了孫溝村。
而這時孫溝村的杏李已經(jīng)成了搶手貨,不少外地來的收購商都等著收購。
2008年6月,憑著老交情,郭濤順利地收到了2400斤杏李。杏李一拉回山東,就被高曉利包了圓兒。
郭濤把拉回來的杏李以8元一斤的價格賣給高曉利,而高曉利把杏李包裝成精品水果買到上海等城市,每市斤的價格都在30元以上,這讓郭濤很動心。
只有直接和終端市場接軌,才能賺更多的錢。郭濤帶著收來的杏李留下一部分,送到了壽光市的大型超市。如果效果理想,郭濤想自己做一個杏李經(jīng)紀人。(編輯/張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