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蘆花飛白、楓林染赤的時候,秋來了。它沒有春的絢爛與張狂、夏的繁榮與任性,它演繹著生命從開始萌生到穩(wěn)健成熟的過程,以及這期間的種種煩惱、掙扎與哀傷。
從小學時,我就深愛暑假過后校園里那份寧靜,獨自倚樹而坐,雙膝上攤一本書,品讀著優(yōu)美的文章,享受著秋風的吹拂,偶爾一片火紅的楓葉飄落,沖淡了我那膠著沉重的煩惱和憂郁。
秋是安靜明澈的,它遠勝過春天的浮躁喧騰。它用秋菊、紅葉、秋蟲……一樣一樣地把宇宙染上淡雅的秋色,并用清爽的秋風拂去夏日的炎熱。
正如一首詩中所寫的,“金風起舞,白露初臨”。秋以它不同于春、夏、冬的方式,演繹著生命的另一種絢爛,它用獨特的畫筆,描繪出一幅幅淡墨重彩的圖畫,它讓人感覺到的,不是凄涼。也不是蕭條,而是寧靜——那種只屬于它的永恒的寧靜。恰如劉禹錫所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生命的過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詳,由絢爛到平淡”。秋用它的一切詮釋著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生命不是虛空,它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真實而具體。因此,它應在執(zhí)著的時候執(zhí)著,沉迷的時候沉迷,清醒的時候清醒,正如秋一樣。
我要感謝秋天,感謝它讓我置身于明凈清爽的世界;感謝它告訴我,怎樣利用寂寥的時光,發(fā)掘生命的潛能,找回迷失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