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8年奧運會,將讓奧林匹克的圣火登上珠穆朗瑪峰——這太讓人期待了,要知道,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的最高點呀!而且,它所在的喜馬拉雅山,又被稱為“地球第三極”——跟鼎鼎大名的南極和北極合稱“地球三極”呢!
喜馬拉雅山還有個美譽,叫“世界屋脊”,它巍峨延展,雄踞在我國的邊疆,就像一座天然的萬里長城。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的群峰之首,高高地挺立著它那海拔8848米的英姿,掃視著山壑江海,高原平川。
要是有人說,喜馬拉雅山原來是藏在海底的,比起地球上其他的山脈,它的“年齡”還只是屬于“山寶寶”,你會以為他在編幻想故事嗎?
不,科學(xué)家拿出了絕對的證據(jù),揭開了這位高個子的出生秘密。
山的“身體”
我們看到的山,大多是樹木參天,郁郁蔥蔥,瀑布飛濺,溪水潺潺。那么山的“身體”究竟是什么東西組成的呢?
我國有著名的“五岳”,分別是東岳泰山、西岳華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來看看關(guān)于五岳的地理知識:
泰山巖石的年齡大約為二十五億年;
華山是由堅硬的花崗巖組成的;
嵩山是海下的石英砂巖升起然后成為了山;
衡山是三百多萬年前,由花崗巖地層上升成為了山;
恒山巖巒疊萬重(意思是巖石的山一重又一重,連綿不絕)。
發(fā)現(xiàn)沒有?原來,五岳都是巖石“做”的——原來,山都是巖石“做”的!
巖石,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石頭。它那么普通,有時甚至就在你的腳下,一腳就可以把它踢得很遠。它那么尋常,我們常常享受著它給我們帶來的方便和舒適,比如造型獨特的石橋、美麗華貴的大理石地板等等,卻并不注意到它的存在。
不管它多么普通、多么尋常,我們的生活實在離不開它,所以,我們要知道一些關(guān)于它的事情。
我們的立足之地
科學(xué)家把地球分為外圈、內(nèi)圈以及外圈和內(nèi)圈之間的軟流圈這幾個部分。
地球外圈又可以分為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巖石圈四個圈層。
地球內(nèi)圈則分為地幔圈、外核圈和內(nèi)核圈三個圈層。
內(nèi)圈太深了,我們暫時不去看它,先來看看外圈。
大氣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氣體圈層,它包圍著海洋和陸地!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澤、冰川和地下水等。
生物圈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當(dāng)然我們?nèi)艘苍诶锩妗?/p>
你發(fā)現(xiàn)沒有,我們?nèi)讼旅婢o挨著的那個圈,也就是把地球“割”開來首先看到的那個圈,就是巖石圈了!
瞧,如果沒有巖石,我們甚至?xí)]有地球這個立足之地!
我們回到關(guān)于喜馬拉雅山“年齡”的問題上。揭開這個秘密的,就是巖石!
科學(xué)家們在喜馬拉雅山的一個山谷里,發(fā)現(xiàn)了一層一層的巖石,有褐紅色的砂礫巖、棕黃色的灰?guī)r和花崗巖、棕褐色的安山巖……它們層層疊疊,曲曲彎彎,記錄下喜馬拉雅山歷經(jīng)的年年歲歲——因為,不同的巖石,是不同的地殼運動形成的呀!
對了,地球其實一直不安分,比如那個軟流圈,里面有各種東西,有的滾燙、有的冰冷,它們來來回回,躥上躥下,有時就會招惹到巖石圈,于是發(fā)生了“地殼運動”。地震、火山爆發(fā)等都是地殼運動。厲害的地殼運動,還會把海底的巖石升為雄踞大地的高山,比如,喜馬拉雅山。
不過,喜馬拉雅山不是一下子就從海底“鉆”出來,不是一下子就成了高個子,而是經(jīng)過了一次次的地殼運動。不一樣的運動,給喜馬拉雅山帶來不一樣的巖石,于是,巖石就給我們透露了喜馬拉雅山成長的秘密。
我們已經(jīng)知道,巖石圈上面就是生物圈,地殼運動的結(jié)果,會讓一些本來優(yōu)游自在生活著的生物,突然死去。
在喜馬拉雅山的巖石里,科學(xué)家找到了4000萬年以前生活在古海洋里的化石,比如珊瑚、海百合等等。這些化石,也成了喜馬拉雅山的揭秘者,于是我們知道了,4000萬年前,這個當(dāng)今世界的最高處,曾被碧波萬頃的大海深深地淹沒。
推算一下,喜馬拉雅山的最大“年齡”,不會超過4000萬年,比起泰山,那就是一個小寶寶啦!
了解了喜馬拉雅山的昨日今生后,科學(xué)家大膽地預(yù)測到了未來:在一億年之后,非洲和歐洲將合二為一,在猛烈的地殼運動中,將會出現(xiàn)一座新的喜馬拉雅山!
石頭,真是一部會說話的書!
奇妙的“年輪”
北京有個石花洞,里面長有石筍,就是圓柱形狀的石頭??茖W(xué)家把石筍切開,磨成薄片,放到顯微鏡下細細觀察時,發(fā)現(xiàn)了巨大的秘密。
石筍是慢慢地“長”出來的。
受氣候影響,石花洞里的石縫不時地往下滴水,這些水都帶著巖石里的一些東西,這些東西慢慢沉積起來,變成了石筍,水不斷地滴,石筍就不斷地“長”大、變粗,這個過程要好多好多時間,幾百年就長一丁點兒。洞內(nèi)滴水的大小,和溫度、降水都有關(guān)系,所以,從石筍比較粗的一段,就可以知道那是一個水很多的年份,比較細的一段,說明那是一個水很少的年份,從石筍身上可以找到當(dāng)時氣候的變化。
你知道“年輪”嗎?把樹木鋸開來,可以看到上面一圈一圈的紋路。樹木一天天長大,在春夏的時候,氣候溫暖,雨水多,樹木生長快,整圈樹木顏色比較淡:在秋冬的時候,氣候寒冷,雨水少,樹木生長慢,整圈樹木顏色比較深。所以,這一圈淡一圈深的紋路就代表了春夏秋冬整整一年,所以叫年輪。
當(dāng)氣候好的時候,樹木生長得好,年輪就比較寬:否則年輪就窄。還有,在我們北半球,朝南的一面比較溫暖,所以朝南一面的年輪比較寬;在南半球跟我們相反,是朝北一面的年輪比較寬。
科學(xué)家發(fā)現(xiàn)的巨大秘密,就是石筍也有“年輪”!光看石筍的粗細,是沒法確切知道年份的,而石筍上“年輪”一層又一層的變化,讓科學(xué)家了解了北京2600多年來的氣候,發(fā)現(xiàn)了從1600年以來,北京的氣溫在不斷升高。別看僅僅透露了北京氣候的秘密,這些科學(xué)研究成果,也是了解整個地球氣候變化的重要資料呢!
水滴石穿
石頭記錄下了世界的變化,石頭也被變化的世界不斷地改變。最大的改變,是水對石頭的改變。
“水滴石穿”這個成語,是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
在大自然中,“水滴石穿”不是比喻,而是一幅幅奇特的風(fēng)景,我們來游覽一番。
千層煎餅巖
你能想象嗎?成片的巨大的巖石,在千萬年海水的沖刷下,變成了一層一層的薄薄的“煎餅”。
卡通石
那堅硬的礁石,居然被刻畫成了全副盔甲的武士、做著鬼臉的小丑、匍匐前進的老虎。
大圓石
本來有棱有角的巖石,在海水的沖刷下,變成了圓圓的“石蛋”。
蘋果瓣巖石
在海中,巨大的巖石被劈成了兩半,就像一個切開的大蘋果。
十二門徒石
12塊砂石,被海浪和海風(fēng)雕成12個表情不一樣的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