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新課程標準》強調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本文針對當前筆者所在學校中專生的英語學習現(xiàn)狀,簡單闡述了形成性評價的特點和筆者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所運用的幾種評價方式及操作后的幾點反思。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中專生;英語課堂教學
“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是新《英語課程標準》闡述的基本理念之一,即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立學習能力的發(fā)展的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由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構成,既關注過程,又關注結果。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如果使用得當,就可以使學生意識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成功之處,并得到激勵,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從而形成繼續(xù)進步的動力,也可以讓學生反省和反思自己的欠缺之處,并加以調整,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1形成性評價在中專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根據(jù)中專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水平,進行形成性評價的形式多樣,靈活生動。它主要有“分值”評價、言語評價、日常檢查、星級評價和紙筆測試等等。本文筆者簡要談談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的幾種評價形式。
1.1“分值”評價
采用“分值”評價,不是以分數(shù)的高低去衡量學生,而是以高分去刺激學生。皮格馬利翁效應及教學實踐證明:讓每個學生都能得高分,都有機會得高分,從中讓他們感受到自身的價值,相信自己,去體驗成功的喜悅。剛剛踏入中專的這些已體驗過無數(shù)次失敗之后,即將放棄或已經(jīng)放棄學習的學生來說,在英語上拿高分對他們而言似乎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但采用了“分值”評價之后,拿高分對他們來說就不是一種奢望了。
比如:中等職業(yè)教育國家規(guī)劃教材《基本版英語預備級》每個單元新單詞進行鞏固掌握時,運用這種“分值”評價效果比較明顯。以unit1的單詞學習為例設計如下:
單詞鞏固階段,給學生5-8分鐘的問題解決時間,這段時間里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掌握程度選擇力所能及的組合進行準備,若遇到困難可以舉手問老師,也可以與同學討論解決,最后學生自由朗讀,并給予及時的評價:
A組合:自選8個單詞,讀準音;分值為2分
B組合:自選8個單詞,讀準音,并說出一個相應的短語或詞組;分值4分
C組合:自選6個單詞,讀準音,并用該單詞造一個句子,句子要求基本正確;分值6分
再例如:
《基本版英語預備級》Unit1-Unit4的教學內容都是Dialogues(對話), 而且這些主題都是貼近學生現(xiàn)實生活的話題:“Greetings”、 “Personal Information”、 “Asking time or date”等等。以Unit1 Greetings(問候,打招呼)為例, 這些學生剛好是由不同地方聚集到一起的,那么在進行練習鞏固時,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基礎水平設計如下:
A組合:說出4句有關問候的句子;分值2分
B組合:3個對話中自選1,自由組對表演對話;分值2-4分(根據(jù)語音、語調、流暢度、表情、體態(tài)語等)
C組合:根據(jù)所學的內容,自由組對,自編自演一個有關于問候的對話;分值3-5分(根據(jù)語句正確與否、語音、語調、流暢度、表情、體態(tài)語等)
學生進行回答或表演之后,教師要即時給予相應的分數(shù)進行評價,分數(shù)和獎勵給學生帶來了快樂,使他們感到自己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賞識,既激發(fā)全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又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何樂而不為呢?
2)“分值”評價除了用高分去刺激學生之外,還被用于約束學生課堂上的一些不良行為的發(fā)生,比如睡覺、吵鬧、玩游戲、聽音樂等等,當學生在課堂上違反了課堂紀律,經(jīng)過老師多次的提醒仍不改的學生,通過扣分的方式來不斷地約束他們。讓學生意識到,學習英語除了要掌握知識之外,端正學習態(tài)度也至關重要。
為了使學生和老師能更明確了解“分值”評價,筆者自制了一份“英語學習促進表”供參考。(英語學習促進表見附表)
1.2言語評價
這是一種最基本、且行之有效的評價方法,無論何時何地都能運用,而且效果明顯。你會發(fā)現(xiàn)在課堂上無意的表揚某位學生,該學生在整堂課的表現(xiàn)都很興奮。我有一種習慣,不管在什么地方,當學生做得好的時候,我都會豎起大拇指表揚他們,再加上一些例如“Good”“Well done”“Excellent”等表揚性的詞,都將會給這些學生以莫大的鼓勵。從中讓我意識到了言語評價對學生發(fā)展的積極影響,這些所謂的“特殊學生”也渴望受到表揚,希望得到教師的注意,從而不斷進步,進而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1.3日常檢查
日常檢查包括課堂提問、課后作業(yè)和課堂練習等。
課堂提問是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常用的非紙筆型評價手段,也是課堂上師生交流最普遍的方式,它貫穿英語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提問的評價方式了解學生增和語言運用能力的掌握,發(fā)現(xiàn)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困難和自己教學上的不足,即時調整教學策略。
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有較高層次的問題,也有較容易的問題,有聚合型問題,也有發(fā)散型問題。聚合型問題有唯一的答案,而發(fā)散型問題可以有多種答案。盡管兩種問題在教學中都重要,但發(fā)散型問題比聚合型問題要求更多的思考。因此,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設計課堂提問時,教師應考慮問題合理的搭配。
例如《基本版英語預備級》Unit6 School Days “When do you usually get up in the morning?” “When do you usually have lunch?” “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the morning ?” “What do you do at school/ at weekends?” “…….”
提問可以在師生之間進行,也可以在學生與學生之間或兩人小組中互相提問,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問題的正確或恰當程度給予評價,按照分值表打出相應的分數(shù),作為對學生的日常檢查的評估數(shù)據(jù)之一。
日常檢查除了主要的課堂提問之外,其次還有課后作業(yè)和課堂練習。課后作業(yè)按照正確率、清晰度、完整性、是否及時上交等給每位同學打等級,質量從好到差分別是:A等+ Good;A等; B等 ;C等;而沒有做完整的或錯誤很多的就不打等級,并要求重做,給予第二次機會再評價。到期末所有的作業(yè)歸納匯總,將所有的等級轉換成相應的分值,作為學生日常檢查的另一評估數(shù)據(jù)。
1.4星級評價
英語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因此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為保證學生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我讓學生每個月都進行一次星級評價,將本月每個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所取得的成果進行匯總,評出班級“之星”,并將結果即時反饋給學生。該評價不僅具有鞭策作用,也不會脫離實際,而且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以人為本的宗旨。
2形成性評價在中專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后的幾點反思
2.1正確看待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方式有多種,然而無論何種方式,我們的著眼點都應放在全面評價學生的語言發(fā)展狀態(tài)與潛能,在了解班級學生學習能力、學習狀況和學習風格的基礎上選擇恰當?shù)脑u價方式,堅持形成性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在課堂教學中以形成性評價為主,實現(xiàn)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2.2不斷激勵學生
采用形式多樣的評價方式,鼓勵每個學生都獲得成功,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變厭學為樂學。對于準備不充分或一次完成不了任務的學生,不應立即評價,應再給次機會。對于這些中專生,課上應多表揚,多鼓勵,使他們樹立信心。而那些學習確實有困難的學生,創(chuàng)造多次機會幫助他們獲得成功。
2.3做好總結評價
在實施課堂形成性評價的過程中,無論是學生自評還是互評都要作好指導,并且定時作好小節(jié),表揚優(yōu)秀者、進步者,鼓勵暫時落后者。
總之,通過課堂教學的形成性評價,不僅能使學生在英語課程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重新建立信心,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也使教師從中獲取英語教學的反饋信息,以便于對自己教學行為的改進與調整,促進教師不斷地提高英語教學水平,進而把更多的學生吸引到英語學習的過程中。
參考文獻
[1]徐昌和 “解讀《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征求意見)》”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2003,6.
[2]朱德芬 “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形成性評價”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2003年第6期.
[3]胡韶林 “貫徹實踐形成性評價 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