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各級政府對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生活質量的問題日益重視,對園林綠化建設的投資逐年增加。如何節(jié)約資金,合理計算綠化工程造價;成了大家十分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園林綠化;工程造價;控制
園林工程造價應如何控制?在這里,我想通過甲乙兩方面進行分析。
1 從投資方、建設方的角度講。就建設方而言一般分以下幾種。
1.1 地產商。當前外環(huán)境在樓盤銷售中是個很大的賣點,環(huán)境工程設計、施工質量的好壞,檔次的高底直接影響到整個樓盤的檔次及價位,影響銷售過程中的人氣。建設方的要求主要是設計精美,施工工藝細膩,要有即時的景觀效果,直接為售樓服務,因此對施工隊伍素質要求高,質量要求更高。對苗木的要求是品種多、規(guī)格嚴,要保持良好的形態(tài)及豐滿度。
1.2 政府投資的項目,如現(xiàn)有公路邊綠化、公園改造、道路兩邊綠化改造工程等。此類工程一般由甲方或監(jiān)理單位管理,一般允許苗木有一定時間的恢復期,但一定要保證苗木的成活率。
1.3 由政府投資,一般的石崗、荒山、三不管地帶的綠化工程。這種工程一般要求并不太高,苗木的品種也不會很多,規(guī)格不大,但可能有一定的施工難度,養(yǎng)護的要求也不高,只要保證一定綠化覆蓋率就行。
對工程質量要求不同,工期不同,也使得投資方采取不同的措施來控制工程造價。當前投資方控制造價分幾個階段:可行性研究、限額設計、招標投標、項目實施、結算階段。采取的措施有組織、技術、經濟、合同與信息管理、價值工程等。
投資方一般不會采用公開招標,而是以議標的形式,進行工程分發(fā)包。合同形式有多種,有議價合同、總價包死合同、單價合同,還有成本加酬金合同,或采用甲方供主材,乙方只負責供應輔材機械及提供人工、專業(yè)技術等方面的服務。對施工方,總價包死的合同具有一定的風險性,而其余的幾種方式,只要進度款能及時到位,其風險系數相應要小很多,但利潤水平相應減小,施工管理水平要求高。
主要采取公開招標投標,按投標工程量清單中標的單價為合同價,一般采用合理低價中標。這種形式要求有嚴格的招投標制度(包括資格預審、制作招標文件、評標、定標等),要求素質較高的造價咨詢單位嚴格按照《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編制工程量清單,保證盡可能準確、完整地反映工程的實物量,減少漏洞,嚴謹合同條款,避免過多的簽證造成高價結算。
2 就施工方而言,綠化種植工程造價有兩大內容組成:一是工程直接費用;二是工程間接費用。工程直接費用,顧名思義是指完成綠化種植工程的直接成本部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2.1 人工費用:包括苗木采購到工地以后的,苗木場內駁運,挖坑,換土,種植,覆土,保墑,澆水,圍護……直至竣工后,養(yǎng)護一個月的時間內所耗用的全部人工費用。
2.2 材料費用:包括各種不同品種、規(guī)格苗木本身的費用,以及種植時必需的輔助材料費用。輔助材料包括苗木灌溉的水,樹干防護的草繩、鉛絲,以及各類竹樁、木樁、水泥樁等材料費用。
2.3 機械費用:包括大規(guī)格苗木,當人工不能扛抬時,必須使用機械搬運到設計方位,然后吊起、復位、扶正等發(fā)生機械耗損的費用。人工、材料、機械三項費用,在定額中均有詳盡的規(guī)定,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隨意改動的。但是,定額是按照正常的施工方法,確定人工、材料、機械費用的。由于施工工程的條件、氣候千變萬化,定額還規(guī)定,允許定額規(guī)定以外的不確定因素,由甲、乙雙方根據施工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另行增加工程費用,但必須經過甲、乙雙方協(xié)商同意,并在施工合同中增加補充條款明確,方可增加工程費用。工程間接費用,是指完成綠化種植工程后,施工企業(yè)必須收取的其他費用,它是綠化工程造價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其中包括:施工企業(yè)技術管理人員和企業(yè)管理費用的支出,企業(yè)的合法利潤以及上繳國家(或上級管理部門)的稅金等內容組成。工程間接費用收取多少,是根據綠化種植工程的規(guī)模大小,由市建設工程定額管理總站統(tǒng)一明確規(guī)定的,是不能隨意增減的。
顯然,施工單位對工程造價的控制主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是對苗木成本的控制。這一點,本身具有苗木生產基地的施工企業(yè)有天時地利的優(yōu)勢,只要生產部門對市場有個好的定位,組織好生產,作好苗木銷售與工程用苗的協(xié)調工作,此類企業(yè)無論從施工還是從苗木收入,利潤都是十分可觀的,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對于無苗木生產基地的企業(yè),由于少了部分苗木的生產利潤,只有靠加強管理,加大信息流動的力度,疏通苗木的購運渠道,也可以降低此項成本開支。
人工也是綠化種植工程除苗木外的第二項大的成本構成。這要求施工企業(yè)具有素質較高,合作能力強的工人隊伍。
以上幾點是從硬件上去分析施工企業(yè)的成本控制,但施工企業(yè)更應加強軟件--自身管理水平的建設。包括有著完善的用人機制、財務機制、日常管理機制、協(xié)調機制、激勵機制等。對于一個項目來說,管理水平的標志就是項目經理。項目經理負責項目組織、計劃及實施過程,處理有關內外關系,保證項目目標實施。項目經理應具備決策能力、領導能力、社交與談判能力、應變能力、業(yè)務技術能力、相應的綜合分析能力與寫作能力和較為寬廣的知識。優(yōu)秀的項目經理必需處理好甲方、監(jiān)理、施工隊伍、苗商、機械租賃等多方面的關系,通過排列組合充分利用調配所有資源,加大資源利用率,把消耗降為最低;又要有成本意識及社交能力,通過工程變更、簽證等手段,在施工過程中得到原合同之外的收益,把工程利潤做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