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霖
有人說,如果世界有十分美麗,但假若沒有女人,也將失去七分色彩;如果女人有十分美麗,但假若沒有智慧,就將失去七分內蘊。一個優(yōu)雅高貴的女人需要擁有智慧,因為智慧賦予她們內涵,內涵使她們閃光而美麗。
然而智慧不是空泛的,在日益進步的今天,強大的生活壓力在人與人之間拉開了一條巨大的鴻溝,人們心靈深處的溝通越來越少,所以這更要求我們經營好自己的社交圈。
和素不相識的人相識并建立友誼
在赴約、赴宴、訪友、招待會等場合,有一些人自己不認識,這時候需要主人作介紹。當主人向自己介紹別人時,一定要站起,致以謝意。要主動向對方說清自己的姓名、職業(yè)等,同時注意在第一次介紹中記住對方姓名,免得談話時不好稱呼。對一些自己不認識的長者或領導同志,要主動站起來,先作自我介紹,讓對方了解自己。
自我介紹時,態(tài)度要謙虛,不能自我吹捧。如果你擔負一定的領導職務,不要在介紹時顯示,只要說出在某某單位工作就好。初次見面過分地表現自己,容易引起對方的反感。
自己給朋友作介紹要簡潔明了。一般是把男性介紹給女性,年輕的介紹給年長的。介紹時,要注意實事求是,掌握分寸,不能胡亂吹捧,以免使被介紹人處于尷尬地位。
如果你一連介紹幾個朋友互相認識的話,應把他們邀在一起,簡單扼要地介紹他們相互認識,不要拉著某一個人作點名式巡回,使對方尷尬。
有時,在一個社交場合,自己很想認識某一個人,可又不便直接作自我介紹,可以找一個既認識自己又認識對方的人引見。特別是想去結交一個素不相識的異性朋友時,最好不要冒昧地直接自我介紹。
身體語言的豐富表達
在彼此認識并進一步熟悉的交談過程中,我們也要細心觀察,因為一些表情、動作,往往是人們真實想法的反映,表示某一方對交談產生了興趣或是厭倦,無意識的身體語言有時會比聲音透露更多秘密。所以在交談的時候,應該知道這些身體語言的作用。
一、積極的身體語言
以下這些身體語言表現出來的情況,就可以認為對方對這次交談已經產生了興趣。
對方的臉頰微微向上升。這是對方剛剛開始感興趣的跡象。對于比較感興趣的話題,人們都渴望聽得一清二楚。
眼睛瞇起變細。這是對方思考的一種表現。他不但在仔細地聽你講話,而且大腦也不停地在隨之活動。
嘴角向上揚,嘴時常半閉半開。嘴角向下,是一種輕視或者不屑的表情;嘴唇緊閉,表明他對你的話題實在不想參與;當嘴角向上揚時,表明他的興趣被你調動起來了;而半開嘴巴時,表示他會和你一起討論某個話題了。
肩部保持平衡。對方坐立時,兩肩不平,是一種疲憊的表示;肩部平衡,表明他的精神很好,對你的話題不厭煩。
對方眨眼次數減少,睜大眼睛。頻頻眨眼表明不耐煩,而眨眼次數減少,表明他已經被你的話題所吸引,大概沒多余的時間眨眼了吧。至于突然睜大眼睛,是他已經明白了你的意思。
身體略向前傾。這是“傾聽”的代名詞,一個人專注聽別人說話時,身體便會略向前傾,以求聽得仔細一些。
頻繁同說話人配合。這時,對方已經積極地參與進來。當他頻頻回答“嗯”,或者是表示贊成地點頭,他的態(tài)度也就可以看出來了。
二、消極的身體語言
以下這些身體語言表現出來的情況,就可以認為對方對這次交談已經產生了反感或是厭倦。
蹺起二郎腿,并將蹺起的腳尖對著別人;打哈欠,伸懶腰;咬指甲、挖耳朵、看表;手摟在腦后、交叉雙臂緊抱在胸前、揉眼、搔頭發(fā);對著別人噴吐煙霧或煙圈。
尊重、共鳴與幽默、贊美
在人際交往中,還要注意對別人的態(tài)度,這點很重要。所謂收因結果,把這條樸素哲理運用到社會交往中,可以說,你處處尊重別人,得到的回報就是別人處處尊重你,尊重別人其實就是尊重你自己。在此你還需要有一顆善良的心,樂于助人是友誼的堅實基礎。
與人交往一定要尋找彼此的共鳴點,使自己的“固有頻率”與別人的“固有頻率”相一致。正確的觀點和行動、有益身心健康的興趣愛好,這些共同的話題能很快拉近彼此的距離。
如果你是個機智風趣、談吐幽默的人,那會在交往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幽默,可以說是一塊磁鐵,吸引著大家;也可以說是潤滑劑,使煩惱變?yōu)闅g暢,痛苦變成愉悅,將尷尬轉為融洽。
當然,如果你是個不茍言笑的人,可以試著去真誠贊美別人,來表明你友好熱情的待人態(tài)度。贊美是友誼的源泉,是一種理想的黏合劑,它不但把老相識、老朋友團結得更加緊密,而且可以把互不相識的人連在一起。
社交中的女人需要智慧和方法,可以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修為。如此這般,再加上你的大度寬容和謙和態(tài)度,相信你一定能在人際交往中如魚得水,把自己打造成完美的智慧女人。
(摘自《中國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