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文
掌故新知
巨商張靜江,清末擔任駐法公使孫寶琦的隨員。某次在返國輪船上遇到孫中山。由于他很崇拜孫中山,數(shù)度想接近晤談,但孫中山因剛自倫敦脫險而出,對陌生人充滿戒心,頻頻借故回避。
某日,張靜江實在按捺不住了,便在甲板上攔住孫中山說:“我知道你就是孫中山,請你別躲避我。別以為我反對你,事實上我是最支持你革命事業(yè)的。將來起事需要錢,我可以供給?!比缓笏麑懴氯齻€字及銀行賬戶給孫中山,約定日后需要用錢的話,請孫中山打電報,第一個字是一萬元,第二個字是兩萬元,第三個字是五萬元。
孫中山靜靜地聽著,沒表示什么,也未將此事放在心上。
過了一段時間,孫中山在日本籌劃起義,而經(jīng)費奇缺。在計無所出之下,他把與張靜江談話的經(jīng)過告訴了胡漢民,并表示自己懷疑“這人或許是清廷偵探”。不過胡漢民的看法不同,他認為不妨打個電報試試,管他偵探不偵探,反正對革命黨又沒什么損失。
孫中山想想也是,便發(fā)出第一個字的電報,結(jié)果幾天后,一萬元居然匯了進來。興奮之余,他又發(fā)出第二、第三字的電報,而兩萬元和五萬元都陸續(xù)匯了進來。
在那個艱困的革命歲月里,張靜江的金錢支助,無疑是救難的及時雨。
民國成立后,張靜江從巴黎返回上海。某日,他在陳其美家中作客,恰遇當時還是陳其美部屬的蔣介石前來請示行動,因而與蔣介石結(jié)識。由于兩人相談甚歡,彼此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當陳其美被袁世凱暗殺后,張靜江即邀他在自己開設的“恒泰交易所”上班。
軍人出身的蔣介石,對證券市場并不熟悉,以致投資事業(yè)越做越差,最后傾家蕩產(chǎn),分文皆無,不得已只好向張靜江借錢度日。然而,張靜江同樣慷慨解囊、有求必應。由于他的鼎力相助,讓蔣介石得以度過危機。
(選自《晚清民國人物另類檔案》/蘇文 著/中華書局/2006年6月版)
讀書文摘2008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