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人都在感慨:好人難做!比如,已經(jīng)去世的叢飛,他長年無償?shù)刭Y助一百多名學(xué)童,可到了他無力出錢的時候,一些受捐助的孩子父母,竟然抱怨和責(zé)難叢飛,仿佛叢飛的資助是理所當(dāng)然的。再比如,一個路人出于好心,把遭遇車禍的人及時送到了醫(yī)院,可他卻被患者的家屬糾纏,咬定他就是肇事者。這種讓英雄流血又流淚的故事,每每都讓我氣憤極了,為什么善意總會遭遇尷尬呢?讀了這篇文章后,我終于明白:愛和善的本意就是人與人之間喜悅的關(guān)懷和無求的付出。為了讓社會更加和諧有情,也為了使英雄流血不流淚,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wù)和責(zé)任還原善意的本來模樣。
——本刊第4期《還原善意的本來模樣》廣東 周洲
老師常常告訴我們說,一個人最大的對手就是他自己。在這場沒有硝煙的角力中,我們怎樣才能勝出呢?文中那個自幼失明的、卻不斷超越自我的孩子,給了我們啟發(fā):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biāo),其次不能忽視任何一個細(xì)節(jié),還有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最后就是要一直鼓勵自己、相信自己。盲童成功了,這不僅僅是幸運,而是努力的結(jié)果。假如,我們也能這樣的挑戰(zhàn)自我,那么下一個“幸運兒”就會是你我。
——本刊第4期《一個人的比賽》 江西 盧玲姍
乍一看這篇文章的題目,真的把我嚇了一大跳。承載著50多億人口的地球,有著山川河流的地球,怎么會變成“曾經(jīng)”了呢?可仔細(xì)想想,原來毀掉地球的居然是我們?nèi)祟惏。∥覀兯烈獾赝罋⒏鞣N各樣的飛禽走獸;我們把成千上萬噸不可降解的生活垃圾,埋進(jìn)地球的深處;我們永不停歇地砍伐樹木……地球已經(jīng)滿目瘡痍,它已到了無力供養(yǎng)人類的境況。
可書上說,還沒有找到除了地球之外的星球可以供人類生存??!那么,沒有了地球,我們會流浪到哪里?請救救我們的地球!
——本刊第4期《曾經(jīng)有一個地球》寧夏 馬秀琳
我有過這樣的體驗,如果在同一個街角遇見昨天行乞過的乞丐,我絕對不再布施一點同情。因為我知道這是職業(yè)乞丐,這中間甚至有的乞丐并不缺吃少喝,但他還是會向你伸出乞討的手。這讓我很厭煩,覺得他們是對社會沒有用的人??勺x了這篇文章后,我才明白,即便是一無所有的乞丐,也可能有一顆幫助的心。雖然,他們幫助別人的力量極其微薄,但這顆心卻讓他們在那一刻掙脫了卑微,升騰了靈魂。
——本刊第4期《幫助的心》 浙江 吳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