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美
摘要:細胞呼吸作為生物新陳代謝的重要內容,而其實驗設計則是教學的重點、難點。介紹細胞呼吸速率的測定裝置、類型的判斷及相關對照實驗設計。
關鍵詞:細胞呼吸測定裝置相關實驗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B
細胞的呼吸作用作為新陳代謝的主要內容,平時教學的重點內容。它不但可與細胞的光合作用、能量代謝、生態(tài)系統等知識建立學科聯系,而且又可以與物理化學等學科間知識找到諸多關聯點,是理化生小綜合或各學科大綜合的較理想的設題切入點。而呼吸作用的相關試驗設計在平時教學中容易混淆,下面進行簡要分析。
1測定裝置設置
測定細胞呼吸作用或呼吸類型常采用U型管,液面升降或玻璃管液滴移動觀察法,即在廣口瓶或錐形瓶內放入被測生物(活種子或植物或動物)通過生物呼吸過程中釋放CO2或吸入O2的氣壓變化而推測或計算生物的呼吸狀況,如圖1裝置所示。
由于生物呼吸既產生CO2,又消耗O2,前者可引起裝置內氣壓升高,而后者則引起裝置內氣壓下降,為便于測定呼吸情況,應只測其中一種氣體變化情況,為此,測定過程中,往往采取用NaOH或KOH吸收掉呼吸所產生的CO2,這樣整個裝置中的氣壓變化,只能因吸收O2所引起,從而清除CO2升高對氣壓的干擾。
2對照實驗設計
2.1物理誤差校正
由于裝置的氣壓變化,也可能會因溫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為使測定結果更趨準確,應設置對照實驗,以校正物理膨脹等因素對實驗結果造成的誤差,此時對照實驗與呼吸裝置相比,應將所測生物滅活。如將種子煮熟而其他各項處理與實驗組完全一致(NaOH溶液,所用種子數量,裝置瓶及玻璃管的規(guī)格等)。
2.2呼吸類型的確認
欲測定與確認某生物的呼吸類型,應設置兩類呼吸裝置,兩類呼吸裝置中單一變量為NaOH或清水,即用等量清水取代實驗組的NaOH,其他各項所有項目均應一致。當然此時仍有必要設置另一組作誤差校正之用。2套裝置可如圖2所示。
結果與分析:
(1)若裝置1液滴左移,裝置2液滴不動,則表明所測生物只進行有氧呼吸,(因有氧呼吸產生CO2與耗氧量相等)
(2)裝置1液滴不動,裝置2液滴右移則說明:所測生物只進行無氧呼吸(因無氧呼吸吸只產生CO2不消耗O2)
(3)裝置1液滴左移,裝置2液滴右移,則表明該生物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因兩種呼吸作用共存時呼吸放出的CO2應高于O2消耗量)
3注意事項
(1)校正物理誤差時應將生物處死,但測呼吸類型時應均用活生物(如兩組裝置均用活種子)只是將單一變量改為是否用NaOH吸收掉CO2。
(2)用植物進行呼吸類型測定時,應避免光合作用吸收CO2與釋放O2對裝置氣壓的干擾,因而有必要對整個裝置進行遮光處理,以防光合作用。
(3)若用乳酸菌進行呼吸,既不耗O2,也不產生CO2。
(4)若采用含脂肪高的種子如油菜種子做測定實驗,則液滴移動更明顯(因其耗氧量更大)。
(5)為防止微生物呼吸對實驗結果的干擾,將應裝置及所測種子進行消毒處理。
[例1]給未萌發(fā)的小麥種子、廣口瓶、橡皮塞、凡士林、燒杯、小試管、氫氧化鈉、細玻璃管等實驗材料和藥品,試設計一個試驗,達到驗證“生活著的種子不萌發(fā)時也進行細胞呼吸”的目的。
(1)實驗原理:_________。
(2)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3表示:
①A、B實驗裝置中,使用NaOH的目的是______
②C燒杯中放入活的干種子,D燒杯中放入_______。這樣起對照作用的為________實驗裝置。
(3)實驗結果: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設計實驗要設置對照實驗,設置對照實驗必須設置單一變量。本題要證明不萌發(fā)種子也能進行細胞呼吸,細胞呼吸過程中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因此設置單一變量就是活種子與烘烤致死種子對照;還要考慮對照實驗過程中,實驗現象要易于觀察,根據圖中提供的示意圖,可以看出廣口瓶中放置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吸收瓶中二氧化碳,導致溶液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向左移動。根據兩瓶中有色液滴移動距離,可以判斷未萌發(fā)的種子也能進行細胞呼吸。
答案:(1)細胞呼吸分解有機物過程中,吸收O2放出CO2,NaOH溶液能吸收CO2,瓶內氣壓下降。
(2)①吸收二氧化碳②放烘烤致死的種子B
(3)A裝置中有色液滴向左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