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鳳
13歲的中國小女孩范祎,在做了一場關(guān)于小鳥的夢以后,用第二語言——英文開始了魔幻小說《劍鳥》的寫作。書中的很多插圖,也都是她自己畫的。
1993年出生的范祎,戴著眼鏡、小短辮、說話嫩聲嫩氣。7歲時,隨父母從北京遷到紐約。有一天,父親帶她登上了世貿(mào)大廈的頂層,四處遠望,范祎感慨良多。不久后,她做了一個夢,夢見兩群鳥,一群紅鳥,一群藍鳥,受到老鷹的挑撥,發(fā)生戰(zhàn)爭,老鷹從中漁利,抓走了小鳥們,逼著它們服苫役。一只逃脫劫難的小鳥,為了拯救森林,踏上了尋找太平之鳥“劍鳥”的危險征程……夢醒之后,她就躲在自己的臥室里,用英文開始了《劍鳥》的創(chuàng)作。
小說扉頁的獻詞——獻給所有熱愛和平和自由的生靈。在小說中,鳥拿起了武器,像人一樣思考和講話,像人一樣追求和平與自由。
范祎從小就對鳥感興趣,她甚至希望,如果有來生,可以變成一只鳥回到這個世界。為了準確描寫鳥的外貌、棲息地和習性,她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到處搜尋,還從圖書館借閱大量有彩色圖片的書籍,研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所刻畫出的神鳥。那段時間,圖書館的管理員經(jīng)??吹揭粋€小女孩推著一推車的硬皮學術(shù)著作,吃驚得瞪大了眼睛。
為了寫好《劍鳥》中的打斗場面,范祎還特意報了武術(shù)班,體會中華武術(shù)的精神。后來連成龍讀完小說后都寫信贊揚了她。她剛到美國時,經(jīng)常有同學問她:“你能像Jackie Chan(成龍)那樣秀點功夫嗎?”
《劍鳥》初稿完成后,范祎莽莽撞撞投稿,選了數(shù)家出版社,鼠標一點,郵件發(fā)出。美國第二大出版集團的首席執(zhí)行官親自把范祎的電子郵件轉(zhuǎn)給圖書公司的人。得知出版的消息后,范祎把自己的雙臂扇動得像只飛翔的小鳥。
2007年3月,小說在美國一出版,當即就沖上了《紐約時報》暢銷兒童小說排行榜,范祎成了小名人,一些書評家甚至預測這本小說很可能成為世界兒童文學中的一部經(jīng)典作品……
美國記者說,《哈利·波特》和《劍鳥》像是孿生兄妹。范祎卻一口嫩聲嫩氣的童音說:“它和《哈利·波特》一點兒都不接近,我更現(xiàn)實。我寫小說像玩兒。”
非母語寫作本身就是一個奇跡。而范祎這個才13歲的中西文化兼?zhèn)涞男x,更是一個奇跡。小小年紀做了這么多事,范祎的學業(yè)卻依然門門都是A。
鳥,意味著飛翔,那么持了劍的鳥又意味著什么呢?范祎的年紀還很小,但已足夠讓人吃驚。5年、10年后,這位跟《劍鳥》一起飛翔的女孩會是什么樣子?想知道答案的話,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