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
1
智者的沉默是一口很深的源泉,從中汲出的語言之水也許很少,但滴滴晶瑩,必含有很濃的智慧。
相反,平庸者的夸夸其談則如排泄受堵的陰溝,滔滔不絕,遍地泛濫,只是污染了環(huán)境。
2
富者的健談與貧者的饒舌不可同日而語。但是,言談太多,對于創(chuàng)造總是不利的。時時有發(fā)泄,就削弱了能量的積聚。創(chuàng)造者必有醞釀中的沉默,這倒不是有意為之,而是不得不然,猶如孕婦不肯將未足月的胎兒娩出示人。當然,富者的沉默與貧者的枯索也不可同日而語,猶如同為停經(jīng),可以是孕婦,也可以是不孕癥患者。
3
希臘哲人大多討厭饒舌之徒。泰勒斯說:“多言不表明有才智。”喀隆說:“不要讓你的舌頭超出你的思想。”斯多噶派的芝諾說:“我們之所以有兩只耳朵而只有一張嘴,是為了讓我們多聽少說?!币粋€青年向他滔滔不絕,他打斷說:“你的耳朵掉下來變成舌頭了。”
每當遇到一個夸夸其談的人,我就不禁想起芝諾的諷刺。世上的確有一種人,嘴是身上最發(fā)達的器官,無論走到哪里,幾乎就只帶著這一種器官,全部生活由說話和吃飯兩件事構(gòu)成。
4
多聽當然不是什么都聽,還須善聽。對于思想者來說,聽只是思的一種方式。他聽書中的先哲之言,聽自己的靈魂,聽天籟,聽無忌的童言。
少言是思想者的道德,惟有少言才能多思。舌頭超出思想,那超出的部分只能是廢話。如果你珍惜自己的思想,在表達的時候也必定會慎用語言,以求準確有力,讓最少的話包含最多的內(nèi)容。
5
我不會說、也說不出那些行話、套話,在正式場合發(fā)言就難免怯場,所以怕參加必須發(fā)言的會議??墒?,別人往往誤以為我是太驕傲或太謙虛。
6
我害怕說平庸的話,這種心理使我緘口。當我被迫說話時,我說出的往往的確是平庸的話。惟有在我自己感到非說不可的時候,我才能說出有價值的話。
7
健談?wù)咄筒坏眉拍驗樗枰牨?。寡言者也需要聽眾,但這聽眾多半是他自己,所以他比較安于獨處。
8
平時我受不了愛講廢話的人,可是,在某些社交場合,我卻把這樣的人視為救星。他一開口,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保持緘默,不必為自己不善于應(yīng)酬而惶恐不安了。
9
人們爭論的問題只有兩種,一種是用不著爭的,一種是爭不清楚的。
10
多數(shù)會議可以歸入兩種情況,不是對一個簡單的問題發(fā)表許多復(fù)雜的議論,就是對一件復(fù)雜的事情做出一個簡單的決定。
【原載2008年第9期《做人與處世》】
題圖 / 遲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