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一個充滿伊斯蘭文化氣息的國家。1800多年前,有一位皇帝誕生在這里,并且從這里登上了羅馬帝國權力的頂峰。他就是萊普蒂斯馬格納的擴建及設計裝飾者——塞普蒂斯烏斯·塞韋羅。
萊普蒂斯馬格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它位于的黎波里城以東120千米處,占地約2.5平方千米,開始只是腓尼基人的貨品集散地。到了公元1世紀。萊普蒂斯馬格納被并入羅馬帝國領土,并逐漸成為當時的谷物貿(mào)易中心
公元2世紀中葉,塞普蒂斯烏斯·塞韋羅誕生在這座城市的一個富裕家庭。18歲到羅馬留學的塞韋羅,被當時的皇帝看中,從而順利地走上仕途,三十多歲就被選為元老院議員。公元2世紀末期,趁著三個皇帝連續(xù)被暗殺的混亂之機,塞韋羅率領軍隊沖進了羅馬城。公元193年,47歲的塞韋羅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成為第一個出身騎士而非貴族階層的羅馬皇帝。執(zhí)政過程中,塞韋羅將抵抗勢力各個擊破,鞏固了自己的權力。58歲時,他衣錦歸鄉(xiāng)。發(fā)誓要把萊普蒂斯馬格納改造成非洲最宏偉壯觀的城市,成為另一個羅馬。
在他的治理下,萊普蒂斯馬格納以其壯麗的公共紀念碑、人工港、市場、倉庫、商店、居住區(qū)成為羅馬帝國最美麗的城市之一。他用大理石代替灰泥,用花崗巖代替砂石,用斑巖代替玄武巖;他用堡壘來連接圍墻,并把街道擴得像廣場一樣寬……
然而,就在萊普蒂斯馬格納最強盛的時候,公元7世紀,城市被侵入非洲的伊斯蘭教徒所破壞。也就在這個時期,沙漠淹沒了整座城市。遭到破壞的萊普蒂斯馬格納從此被埋入沙中,歷時一千多年。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地中海沿岸的眾多古羅馬遺跡中,萊普蒂斯馬格納的保存狀態(tài)之好,令人震驚。
1921年,意大利政府派出一批500人的探險隊來到這里,展開了一場與沙海的搏斗。在挖掘到地下15米時,這座被稱為“地中海明珠”的城市終于顯露出來。它向我們顯示了一個古代羅馬皇帝的宏偉夢想。
迄今為止,萊普蒂斯馬格納遺址只發(fā)掘出了300余處古跡,還有70%的遺跡埋在地下。然而,僅這發(fā)掘出的冰山一角,就足以令我們嘆為觀止了。有專門為紀念塞韋羅的光榮歸來而建的高18米的凱旋門,人們歡迎這位出自家鄉(xiāng)的英雄的熱烈氣氛,由此可見一斑。還有公共浴池、占地1公頃的學術論壇、港口、神廟、集市以及大劇場等。這些古跡大都得到了很好的修復,其中能容納15000人的圓形大劇場的修復工作已基本完成,成百上千的雕件和鑲嵌圖案被轉移到的黎波里的博物館里保存起來。遺憾的是,當時古羅馬人修建的大型防洪工程遭到嚴重破壞,已無法修復。那里還有一塊刻有尺度的石碑以及一塊有著幾個大小不等的洞的石臺,這就是作為貿(mào)易中心必不可少的公平尺與公平秤。
然而,這座古城的歷史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驍勇善戰(zhàn)的古羅馬戰(zhàn)士為什么抵擋不住阿拉伯人的彎刀呢?鼎盛一時的羅馬帝國為何會在歷史的長河中消亡呢?這些都還是解不開的謎。或許,答案還掩埋在漫漫的黃沙之中,正等待著我們的發(fā)掘。
這座銘刻著古代羅馬第一位軍人皇帝宏偉夢想的萊普蒂斯馬格納考古遺址,1982年被列為世界遺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