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走夜路的人,遇到了絆腳石,他重重地跌倒了。
不久,不幸的事情又發(fā)生了。他走進了一個死胡同。前面是墻,左面是墻,右面也是墻,無法繞過去了。這種不幸的事情也經常發(fā)生在我們的生活中,發(fā)生在我們的職場上。這時候,是不是要回去重新從另一條路走呢?
可是,若重新選擇一條路再走的話,得再花去多少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呢?而且你能保證走另一條路就不會再走進死胡同嗎?這是我們在事業(yè)路上經常遇到的事情。
再回頭看這個人他沒有悲觀絕望,而是靜下心來,好好地觀察了一下周圍的形勢。他發(fā)現前面的墻剛好比他高一頭,他費了很大力氣,還是攀不上去。忽然,他靈機一動。想起了剛才絆倒自己的那塊石頭,為什么不把它搬過來蟄在腳底下呢?
想到就做,他折了回去,費了很欠力氣,才把那塊石頭搬了過來,踩著那塊石頭,他輕松地越過了那堵墻,前面豁然開朗,別有洞天而且很快就順暢地到達了目的地。
人人都會遇到不幸,但是更多的人在被絆腳石絆倒以后就再也爬不起來了即使有人爬起來了也忘記了曾經絆倒他的那塊頑石,而只有生活中的智者,才曉得如何把絆腳石變成墊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