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斯魯厄大學是德國最古老的工業(yè)綜合性大學,在德國高校發(fā)展中心的高校排名中名列榜首,它以世界領先的學術質量而著稱。
這所名校的研究重點是信息學專業(yè)。該校最新的尖端科學機構卡爾斯魯厄技術研究所致力于微觀技術、納米技術、機械傳動、科學計算以及材料研究。綜合這些技術,他們創(chuàng)新研制出一種智能機器人。這種機器人不但能模仿人走路、握手、鞠躬、搬物等各種復雜動作,戴上人的面具能講話、唱歌,最令人驚奇的是還能和真人說對口相聲。這是世界第一個能說相聲的智能機器人。機器人說話是由電腦中聲頻控制,有問有答有感情。人和智能機器人說相聲也要具備說、學、逗、唱四大基本功。他們反復聽、看中國相聲藝術大師侯寶林的相聲段子的錄音、錄像,學習其中的經驗和特點。機器人設計者索拉里博士從國際互聯(lián)網上驚聞侯大師弟子馬季和他的兒子侯耀文相繼去世的噩耗,十分悲痛與惋惜。有意請他們的搭檔趙炎、石富寬與德國機器人合作說相聲。
索拉里和機器人一起練習了三個月的相聲基本功。說:他們能說貫口、墊話、顛倒句;學:他們能學繞口令、各種語言歪說、口技;逗:逗哏和捧哏配合默契,做到鋪平墊穩(wěn),抖包袱;唱:他們能學唱各國不同風格的歌曲及戲曲,還能學跳各種民族舞及現(xiàn)代舞。只是機器人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與說話尚不能完全一致,有待進一步探索研究改進,使之臻于完善??倸w機器人是人制造的,它不能完全取代人的各種功能。不過機器人沒有人的壞心眼兒,因為設計人員沒有給電腦輸入這方面的程序。
眾所周知:相聲是中國民眾喜聞樂見的藝術表演形式,被西方譽為中國的藝術瑰寶。它取材于民間生活,吸收世界戲劇表演藝術三大派流(俄國的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派,中國的梅蘭芳派,德國的布萊希特派)之精華,利用最簡單的形式、幽默的語言鞭笞生活中的假丑惡,弘揚人間的真善美,給人歡樂與笑聲。如今相聲開始走向世界,德國人情有獨鐘,卡爾斯魯厄大學的智能機械人說相聲讓人耳目一新,拍案驚奇!它把現(xiàn)代高科技與傳統(tǒng)表演形式相結合,為相聲開辟了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勢必引起一場相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