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哪種情況?害怕當眾講話,害怕做決定,害怕與人親近,害怕孤獨?”
這是蘇珊·杰弗斯那部獨樹一幟的勵志書《感到害怕但還是要做》的卷首語。該書出版于1987年,向讀者展示了如何把內(nèi)心的恐懼轉(zhuǎn)化成信心和行動。
熱情、睿智的杰弗斯是一位心理學博士,她60多歲,幫助了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人們克服恐懼,打造良好的人際關系。
要使“愛”持續(xù)一生
杰弗斯最近的一本書名為《感受恐懼,讓自信持久的指南》。內(nèi)容包括:溝通技巧、創(chuàng)造信任以及長期保持愛情的秘密。它解釋了真正的愛情是什么,如何培養(yǎng)自愛的心靈以及如何使愛持續(xù)一生。
“通常我們對愛持有一些錯誤的看法。我們想當然地認為,墜入愛河就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意中人。但是,那不是愛,只是著迷,是不會持久的。在兩年之內(nèi),這種迷戀就會逐漸消失,然后你就必須做出選擇:是結(jié)束關系還是把它變成真正的愛?!?/p>
“通常我們不明白真正的愛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創(chuàng)造這種愛。相反,我們指責、批評和抱怨:‘這是你的錯,如果你不這樣做,一切都會順順當當,我就會很快樂?!勒瘴业纳罱?jīng)驗,這是不可行的?!?/p>
杰弗斯說:“我想要賦予人們處理問題的能力,幫助他們用信心、力量和愛去克服恐懼?!?/p>
經(jīng)歷改變?nèi)松?/p>
杰弗斯出生于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個小鎮(zhèn)上,16歲就嫁為人婦,二十出頭生了兩個孩子?!爱敃r我很年輕,行事愚蠢。”她說,“我認為一旦步人婚姻殿堂,就會從此過上幸福生活。我那時沒有意識到婚姻需要付出努力。因此,盡管我的丈夫是一個非常好的男人,但漸漸地憤怒和憎恨悄然進入我的家庭,他為我所做的任何事都不再打動我?!?/p>
杰弗斯早就意識到待在家里做全職媽媽的生活不適合她,于是她打破20世紀60年代的常規(guī),在23歲的時候去大學念書,并在1970年拿到了博士學位。一年后,她找到了一份工作,在紐約的流動醫(yī)院里擔任執(zhí)行院長,向這座城市的最貧窮的人提供幫助和醫(yī)療咨詢。然后,她與丈夫結(jié)束了16年的婚姻生活。但生活仍然不順心。“我厭倦了照鏡子時看到自己哭得紅腫的眼睛,我意識到必須更好地生活下去、于是我決定繼續(xù)學習?!?/p>
杰弗斯解釋說:“總而言之,如果你想擁有愛,就要付出愛。我們必須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難題、挑戰(zhàn)和不和諧,從而讓自己變成付出更多愛的人?!?/p>
“通常情況下,當我們感到沮喪時,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拿起放大鏡,放大我們伴侶的缺點。但是,如果我們拿起放大鏡照自己,就會看清楚自己的內(nèi)心。我的大部分時間就是這樣做的,因為我學會不是單純關注別人那里發(fā)生了什么,而是要關注自己內(nèi)心是怎么想的?!?/p>
她認為如果你的伴侶動轍對你拳打腳踢,污言穢語,或者酗酒吸毒,你就沒必要去彌合這種關系,而應該勇敢地走出家門。我們也應該有所行動。“離婚之所以成為我生命中最有價值的經(jīng)歷,就是因為它送我踏上了一條新的道路,如果不是這樣,我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目前,杰弗斯的作品已經(jīng)在lOO多個國家出版并暢銷。
成功源于自強
杰弗斯說:“我辭掉了流動醫(yī)院的職務,專心寫《感到害怕但還是要做》,但寫好后卻很難發(fā)表?!彼盏搅艘环庥忠环獾耐烁逍?,她清楚記得最糟糕的那封退稿信寫著:“這本書即使是裸體美女騎車沿街派送都會無人問津的。”
“但是我仍然咬牙堅持下去,因為我認為,如果我可以幫助一些人,這樣做就是值得的。而今,我收到世界各地的人們寫來的信,有人對我說:“你的書拯救了我的生命。這讓我感到欣喜異常?!?/p>
“一些人也許認為,寫書掙的錢給我?guī)淼目鞓烦^書迷們寫給我的信件。他們錯了。真正的快樂幾乎與金錢無關,它來自于如何過上自強自信的生活?!?/p>
已年過花甲的杰弗斯目前仍有新的寫作計劃,下一本書的書名已確定為《要勵志,就要興趣化》。
“勵志做事的人是有福的,不要使他再求別的福分?!苯芨ニ拐f,“當一個人全神貫注于勵志做事的時候,他的身心就會進入一種真正的勵志狀態(tài)?!?/p>
杰弗斯認為,什么事都盡量往好處想,絕不能鉆牛角尖,“我們可以制造情緒,或者引導情緒,但不能被情緒牽著走。亞里士多德有句話說:‘你如果不能改變事實,就不如改變想法?!?/p>
杰弗斯為什么準備要寫《要勵志,就要興趣化》這本書呢?她說:“人生在世,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那么,在你勵志時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即使賺錢也不例外,而且要“只問耕耘,不問收獲”。每天樂此不疲,這樣至少就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當然,勵志做事也應是健康的,否則,即使是事業(yè)成功人士,也常常聽到他們嘆息自己成功背后的苦惱,就是自己不得不應付繁忙的公務,或不得不周旋于社交場合,或為了應酬不得不放棄與家人團聚的美好時光,或礙于情面,不得不做有違心愿的事。
不過,有時候我們經(jīng)常搖擺于情感與理性之間,有時當我們的情緒走向極端的時候,理智往往無法控制它;當我們情緒比較平和的時候,理智可以很輕易地駕馭它。無論如何,我們都要記住一點:雖然情緒不能立刻控制理智,但是學會了健康勵志的人就能夠支配自己行動。
杰弗斯說:“過去勵志做事覺得非常愉快的人并不多,因為每個人對勵志做事的好惡不同。菲力有一句話說:“必須天天對做事產(chǎn)生新的興趣?!彼傅木褪莿钪咀鍪乱】祷?、興趣化。人生并不長,因此最好盡量選擇適合你感興趣的事務,你就不會覺得太辛苦。”
有些人對勵志類書籍是否真的有用提出質(zhì)疑。針對于此,杰弗斯說“許多人不懂什么是自助,他們認為就是發(fā)展自我或者變得更為自私。但是恰恰相反,你越快樂越自信,就越能夠去付出。這就是每個人心靈成長與健康的生命意義——對世界做出積極的貢獻。”
現(xiàn)在,杰弗斯還是一位廣受歡迎的演說家,她經(jīng)常在國際上多家電臺和電視臺做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