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癌癥,一位無線電管理者想到了一個主意。他的設想和實驗能使他探索出治療方法嗎?
厄運降臨
2002年一個星期五的早晨,約翰·肯茲尤斯正在佛羅里達州福特梅爾斯的森林鄉(xiāng)村俱樂部打高爾夫球。他艱苦奮斗了40多年,在賓夕法尼亞州修建了一系列的無線電和電視發(fā)射臺。20世紀90年代后期,他賣掉了這些發(fā)射臺,攜幾百萬美元榮歸故里,開始盡情地享受退休生活。
然而就在那個星期五的下午,厄運悄然降臨。在例行的體檢時被懷疑患了致命的淋巴瘤,經(jīng)過六個月的化療,他的病情終于有所緩解。但第二年的三月,一次CAT掃描發(fā)現(xiàn)癌癥再度復發(fā)。很快他被診斷為白血病并被告知只剩9到12個月的生命期限了。
激發(fā)靈感
收到診斷結果后的一個晚上,肯茲尤斯回想起他所成就的事業(yè)和上帝賜予他的福分。他最放心不下的莫過于他的兩個外孫女了。每次來到腫瘤治療中心看到那些正在接受治療的孩子們,他都會想到她們。
這些孩子令他心碎。剛來的時候他們個個面色紅潤、精力十足?!八麄儤泛呛堑馗愦蛘泻?。但到了第二次化療時,他們都慘白著臉,抱著玩具熊靜靜地躺在那里。就好像眼看著畫家把畫里的笑容全抹去了。我心里想。必須要找到比這種傷及骨髓、危害巨大的野蠻治療更好的辦法來與癌癥做斗爭。”肯茲尤斯說。
他苦苦地思索著給自己出的難題:有更好的方法治療癌癥嗎?他回想起早年做無線電工作時,守在高能發(fā)射機旁的那些日子??刹豢梢越o癌細胞包裹上一層傳導性物質(zhì),然后用無線電波燒死它們呢?或許可以只摧毀癌細胞而不會傷害周圍的健康細胞。
目前,腫瘤專家們慣用的一種有針對性、而非破壞性的治療方法被稱作“射頻熱融術”。但是這種方法需要通過外科手術將探針直接插到癌細胞組織中去。而肯茲尤斯的設想只是向癌細胞內(nèi)注入一種物質(zhì),起到微型天線的作用。然后這些被標識的細胞會被無線電波燒死。而周圍沒有“天線”的健康細胞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如果這一方法奏效的話,那么可怕的化療或許就可以被取而代之了。這一想法日夜盤旋在他的腦海里。他背著妻子在深夜做了大量的實驗。
驗證理論
2004年的新年過后不久,吉廷博士的治療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肯茲尤斯恢復了體力。他開始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這一理論的驗證工作中去。
他開始用熱狗做實驗。他在一部分熱狗中注入了金屬物質(zhì),然后把熱狗放在發(fā)射機與接受機之間,接著啟動機器。雖然實驗簡單粗糙、氣味難聞,但其結果足以振奮人心。每次,注入了金屬物質(zhì)的熱狗都被燒焦,而其余那些則安然無恙。那么同樣的原理能否適用于人類細胞呢?
他一邊向醫(yī)生詢問有關細胞結構的問題,一邊慢慢透露他的理論和實驗結果。羅伯特·麥克唐納是佛羅里達州西南區(qū)醫(yī)療中心的核醫(yī)療主任,也是肯茲尤斯的朋友。他看到了麥克唐納實驗希望之光:“我對這一理論所蘊涵的前景感到震驚。”
肯茲尤斯開始在醫(yī)學界的朋友中傳播他的設想。作為一個從未受過醫(yī)學培訓的人,他原以為那些腫瘤專家和癌癥研究者們都會對他的理論嗤之以鼻,但沒想到他的想法居然引來了專家們的廣泛關注。經(jīng)多次討論后,肯茲尤斯終于申請到了專利。
對于肯茲尤斯的這一研究工作,匹茲堡醫(yī)療中心大學(UPMC)肝癌研究中心主任大衛(wèi)·蓋勒表示,他愿意在他的實驗室里進行這一技術實驗。
2005年8月,肯茲尤斯、瑪麗安和科里來到在匹茲堡醫(yī)療中心大學蓋勒的實驗室里。這里通常是用來做動物移植實驗的。現(xiàn)在一個更為復雜的肯茲尤斯型無線電發(fā)射機擺放在角落里,肯茲尤斯將手指放在了開關上。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一個狹長的試管上,里面裝著黑色的粘性液體,試管被夾在機器的兩個聯(lián)結器之間。試管里的溶液含有科里博士希望能放到腫瘤里去的碳素納米顆粒。如果來自外部的熱源可以加熱這些小顆粒的話,那么這些小顆粒就可以像肯茲尤斯的熱狗里的金屬物質(zhì)一樣摧毀有病的細胞。關鍵時刻來到了,肯茲尤斯將開關鈕輕輕按下。
冷卻發(fā)射機的風扇嗡嗡地響著——試管里的溫度開始上升了。溫度需要達到華氏130度才能殺死癌細胞。轉眼間試管內(nèi)的液體就超過了130度,并且開始沸騰。試驗成功了!
約翰·肯茲尤斯開發(fā)利用了無線電波的功能,開拓了美國一流的腫瘤專家們的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