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們來到了“維也納音樂之家”,又稱“音響博物館”。這是一個有3000多平方米的六層樓展覽區(qū)。這里有豐富的音樂展品和獨特的音樂互動式設備以及極其寶貴的歷史文獻。
走進“音樂之家”的中庭,立即感覺到四周音樂環(huán)繞。舉目向上是透明的玻璃房頂,和煦的陽光透過玻璃照射在中庭的地上,綠色的葉子,紅色的火鶴,在輕柔的古典樂曲中脈脈含情,輕輕搖曳;三三兩兩的人圍坐在咖啡座上小聲地交談;觀光電梯像跳動的音符上下流動著……一切是那么的和諧,一切又是那么的美妙。
鋪著紅地毯的樓梯和它旁邊“會跳舞的花瓶”,讓我們放棄了電梯,向它走去。只見三個1米多高、色彩鮮艷的玻璃花瓶,隨著音樂的節(jié)拍,曼妙地旋轉著。上了二層,勃拉姆斯的《匈牙利5號圓舞曲》立刻把我們帶到一個構造獨特的音樂會廳里,這里正在播放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節(jié)目。35分鐘的原版電影短片拉開了“音樂之家”參觀之旅的序幕。
在“音樂之家”,你不需要有多深的音樂基礎知識,就可以自己譜曲。不信嗎?請看:一個互動的臺子前。放著一個5公分見方的膠質骰子,參與者隨意將骰子擲出。屏幕上就會根據骰子點數,譜出旋律,一個點,就只譜出一個小節(jié)的旋律,點數越多,譜出的樂曲越趨于完整。幾經努力,我們終將骰子擲成六點,屏幕上頓時出現了一首六小節(jié)的華爾茲舞曲。這時,設備還會自動地把你的作品制成光盤,付款后就可以取走。
在第四層“偉大的音樂家”展廳,耳機代替了向導和解說,它帶我們進入了維也納古典派風格時期,這里除了展示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施特勞斯和馬勒等作曲家的不同風格的作品、文稿和樂器等實物外,還會播放他們各自的立體聲樂曲。
當走進約翰·施特勞斯的展廳,優(yōu)美的圓舞曲和圓柱形的屏幕上人們旋轉的特寫舞步交織在一起,讓參觀者也身不由己地隨著舞動起來……
走出眾音樂家的展廳,展現在你眼前的是“音樂之家”里最過癮、又十分不容易的互動節(jié)目:給你一次機會,做虛擬樂隊的指揮,并且是指揮世界聞名的“維也納交響樂團”!眼見一個個勇敢的嘗試者,興沖沖地走上指揮臺,躍躍欲試。但等他們拿起了指揮棒,不是因為不熟悉曲目無法指揮,就是和不上樂隊的節(jié)拍……總之,他們像是在各做各的,指揮棒根本不聽使喚,結果被樂團的演奏者們高聲地嘲笑:你根本當不了指揮!
嘗試者往往在樂手們的哄笑聲中走下指揮臺。當然,偶爾也會出現能人,可以老練地站在指揮臺上,嫻熟地指揮著屏幕上虛擬的維也納交響樂團。他們隨后可以獲得一個指揮虛擬樂隊的“出色指揮”的證書。其實,指揮一個虛擬的樂隊和指揮真正的樂隊一樣需要有一定的音樂基礎和指揮經驗,否則,面對龐大的交響樂隊,你要么是手忙腳亂,要么是束手無策。當然,對于一位音樂愛好者來說,希望實現自己的指揮家夢想,站上這個指揮臺,在虛擬的樂隊面前,過一下指揮家的癮,也未嘗不可,也算是不枉此行。盡管會被哄笑趕下臺,也是一種樂趣和獨特的體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