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不安是一種心理信號,是人意識到自己的行為,越過或即將越過超我界限的警告。
為什么人會良心不安,會有罪惡感,并因此痛苦不堪,千方百計尋求解脫呢?
弗洛伊德把良心、內(nèi)疚感看作是人類文明的動力。他認為,人格是受超我約束的。超我是社會規(guī)范的化身,而罪惡感、內(nèi)疚感、良心不安等,實際上就是人對自我與超我之間緊張關(guān)系的體驗。社會之所以能夠走向文明,就是通過減弱和消除個人邪惡的、危害社會的欲望,來實現(xiàn)的。
良心不安是好事
有意思的是,有罪惡感的人,最后努力成為了圣人,而自認為完美的人,最后成為千古罪人。
美國著名心理咨詢專家黛比?丹寫了一本叫做《當男人背叛女人》的書,書中寫到:“罪惡感對男人而言可能是件好事,比如外遇。有罪惡感,可能會讓一個人活得更久,并且讓婚姻更堅定。合理的罪惡感,可以讓人不至于變成一個‘毫無人性的衣冠禽獸’,傷害別人。遺憾的是,大部分的花心男人都缺乏罪惡感。他們把自己的外遇合理化,正當化。如此一來,他們不覺得傷害了妻子,即使傷害了,也沒有一點兒責任?!?/p>
美國作家托馬斯?梅頓曾把希特勒和圣徒德瑞莎做了一個比較。
圣徒德瑞莎認為,每個人都和她一樣,因為我們都是罪人。而希特勒則認為,每個人都和他不一樣,要么種族不純,出身不夠高貴,要么不夠聰明,不夠英俊,都不夠像神。希特勒認為自己最完美。有意思的是,有罪惡感的人,最后努力成為了圣人,而自認為完美的人,最后成為千古罪人。
良心不安怎么辦
1,承認過錯,已被原諒了一半
“我在你們家早受夠了!” 舒梅29歲,結(jié)婚2年,一直住在公婆家。平時她和公婆相處還算可以,這時卻因為老公又是應酬很晚才回家,一下子變得怒不可遏。舒梅沖下樓,在安靜的夜色中大喊,“你就是覺得自己的事情最重要,根本不會考慮我的感受……你們家的人都一樣,你是這樣,你母也這樣認為。無論你怎樣做,他們都會為你說話……”
事后舒梅很后悔。畢竟這是夫妻倆的事,和公婆沒有直接關(guān)系。況且以前她也沒有和公婆溝通過。在那樣一個夜深人靜的時候,鄰居們都聽到了她的叫喊,對公婆的影響太壞。于是第二天一早舒梅主動和公婆道歉。公婆原本很生氣,他們都是好面子的人,被鄰居聽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們也并不認為自己是舒梅說的那樣。晚上公婆把他倆都叫到一起,全家在一起進行了一次溝通。公婆既批評了兒子晚歸的問題,當然也接受了舒梅的道歉。
2,負責,代替負疚
“有時候人們向?qū)Ψ教拱?,只不過是一種解除焦慮的方式。焦慮是與負罪感聯(lián)系在一起的。人們當然愿意把焦慮釋放出來,而不愿壓抑它?!?法國精神分析專家胡安?大衛(wèi)?納西奧說。
然而有時候,承認過錯,敞開心扉,不總是個好主意?!氨热缣拱谆橥馇?,”安南?克朗西耶也強調(diào)。“有時候,聰明的做法是閉上嘴,讓內(nèi)心默默承受悔恨的痛苦和懲罰。你可以嘗試去彌補過錯,做些更有效的事情。負疚,還不如負責?!?/p>
3,自我原諒
小茜得了一種病,很麻煩,而且一過性生活就更加難受。小茜把苦惱告訴給自己的閨中密友呂貝卡。但是呂貝卡忽視了這番知心話的分量。也許是出于同情和求助的動機,她和別人講了此事。小茜知道后,非常痛苦。
“我不是故意要背叛她,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呂貝卡說,“整整一個月,我都覺得痛苦得要死了……后來我恢復過來。我已經(jīng)傷害了別人,我必須承受這個事實。但我不能因此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壞的女孩。我只是缺乏敏感,缺乏警惕。我要盡我所能,進行彌補,向她道歉。我必須接受自己的錯誤,但它只是我生活的一個階段。”
沒有罪惡感的人,接受不到良心不安的信號,自然錯過自我完善的機會;反過來,長期沉浸在罪惡感中,對人也是有害的。人無完人,要學會原諒自己。不要像一名清教徒,每天要為各個細微的罪,和所有不良的思想,自省懺悔,精疲力盡。
所以,有利于自我的發(fā)展和完善的良心不安,才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