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是西漢名將,以英勇善戰(zhàn)著稱,匈奴聞其名而喪膽,世稱“飛將軍”,卻至死也不曾封侯。
李廣生于一個武學世家,武藝高超,箭法精絕。有一次出門打獵,他誤以為草叢中的一塊石頭是老虎,張弓搭箭射去,竟將箭頭深深射入石中。李廣一生,歷文、景、武三帝,參與抗擊匈奴的大小戰(zhàn)役70余次,可謂戰(zhàn)功赫赫。他手下有數(shù)十人得以封侯拜爵,可那榮耀的光環(huán)總也罩不到他的頭上。原因到底在哪里?
漢元興六年,李廣率軍出雁門關討伐匈奴,因戰(zhàn)敗被俘,故而降為庶民。賦閑在家的日子里,他常與人一同出游、打獵。一天晚上,他帶著一個隨從出游,與朋友在野外飲酒歸來,走到霸陵亭時,已到宵禁時分,醉酒的霸陵縣尉攔住他們。李廣的隨從自恃主子聲高望重,上前對縣尉說:“這是前任李將軍?!笨蛇@個縣尉就是不給面子:“現(xiàn)任將軍也不能違犯宵禁,何況是前任將軍?”縣尉說的在理,李將軍便只能屈尊在驛亭過夜。
不久,匈奴入侵,過關斬將,來勢洶洶。情急之下,皇帝又想到了李廣,任命他為右北平太守,去抗擊入侵之敵,李廣當即向漢武帝提了個條件,要那位霸陵縣尉同他一起赴任。結果,一到軍中,他便砍了縣尉的腦袋。由此可見,李廣對那件區(qū)區(qū)小事一直耿耿于懷,也足見他是個睚眥必報之人。
李廣的死,也與他的胸狹量窄分不開。漢元狩四年,李廣隨大將軍衛(wèi)青出征匈奴,因衛(wèi)青沒有按照他的意愿排兵布陣,便滿懷怨氣,不辭而別。后來,又迷失道路,耽誤軍期。最后,他窩著一肚皮牢騷拔刀自殺了。
漢家文、景、武帝三帝都非昏庸之君,他們對李廣的品行、性情斷不會漠然不察。像李廣那樣的胸襟,那樣的器量,實在難堪大用,不給他封侯拜爵,便也是情理中的事情了。(摘自《太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