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不想上學了。雖然他剛上初一,雖然他知道讀書很重要,他還是向媽媽提出——退學!媽媽一聽就哭了,她不停地訴說自己的不易,訴說自己的將來全靠林子了。她還說,林子現(xiàn)在不上學,將來就只能賣苦力,沒出息!
林子長得比較弱小,班里的同學給他起外號——土豆。平時,林子不愛和同學搭訕,喜歡自己獨自看書。淘氣的同學有事沒事愛找他麻煩,有幾個壞小子還經(jīng)常欺負他。幾天前,林子放學后被幾個外校的男生截住,硬是把他的MP3搶走了。那天,林子剛想反抗,一個胖子抬手給了他一記耳光。林子害怕了,不知道自己再堅持下去會招來怎樣的打罵,他只好乖乖交出MP3。昨天,林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MP3竟然在班里欺負自己的同學手上。顯然,校外打劫的壞小子是班里同學叫來的。林子當天就向媽媽提出不念書了。
大家一定奇怪,林子為什么不告訴老師呢?林子和老師說過,老師批評了那些同學,可林子受的欺負卻更多了。不愉快的經(jīng)歷使林子看到了人性中惡的一面,他逐漸喪失了對他人的信任?,F(xiàn)在,林子即便來到學校也和同學保持距離,他有個解不開的疙瘩——該如何認識人性中惡的一面?難道自己天生就該受欺負嗎?
在我們的校園里,類似的事情時有發(fā)生。有的同學確實恃強凌弱,個別同學還會搶弱小同學的東西。這樣的事情,學校一般是發(fā)現(xiàn)一起處理一起,不會姑息遷就欺負人的同學。事態(tài)一旦嚴重,公安部門的介入,也會保護弱小同學不受欺辱。這是來自外界的力量。
林子比較弱小,經(jīng)常受欺負。他看到人性中的陰暗面比較多,沒有及時有效地采取措施保護自己,因此形成了強烈的心理防衛(wèi)態(tài)勢,這是可以理解的。其實,如果林子能及時調(diào)整心態(tài),改變做法,事情就可能發(fā)生質(zhì)的變化。
退學不是辦法,林子要好好想一想:是不是因為自己太軟弱、太孤僻,因而自己雖然不至于欺負他人,但也沒給別人帶去快樂、幫助、關(guān)愛和理解。這樣就很難激發(fā)他人對自己表現(xiàn)出人性美好的一面。林子認定了自己的弱小,很可能心里藏著自卑。于是,他不愛和同學搭訕,喜歡自己獨自看書、獨往獨來。長此以往。他就很難和其他同學形成友誼同盟。他時時將自己孤立于全體同學之外,才導致他容易受到欺負。
林子還要想一想,在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中,難道僅僅是負面的刺激嗎?就沒有半點他人對自己的友好和關(guān)愛?肯定不會沒有,關(guān)鍵在于林子是否留意到了這些美好,是否珍視它并把它留存在自己的記憶中。進而讓自己心存感激,然后以這些作為美好的動力,促使自己以同樣積極友好的態(tài)度去對待他人,以期和周圍的人和諧相處。
第三個要想的就是提高自身實力,要敢于與惡的勢力作斗爭。林子將自己受欺負的事向老師說了,老師批評過之后情況沒有改善,林子是否繼續(xù)反映呢?沒有!林子認為,老師偏向他們,老師也看不起自己……實際上,在臆斷老師的行為之時,我們可能忘記了——很多時候,老師看不到我們經(jīng)歷的一切。比如:在班里受欺負、被搶走心愛之物、被校外的壞孩子勒索……當你真的將老師當成親人,向他不斷反映受到的傷害時,老師決不會坐視不管。反映情況,就是向惡勢力作斗爭啊!當然,在面對惡勢力的時候,自己的態(tài)度也很重要。是懦弱還是據(jù)理力爭?是委曲求全還是想辦法逃脫后立即報案?這也能說明一個人的實力。
每個人都可能遭到麻煩與挫折,介紹給大家一種對付糟糕事情的辦法。在我們的腦子里一定要有一個“密封的盒子”,你要把自己愿意想到的美好的東西放在里面,比如:關(guān)愛、友誼、贊譽、自信……至于其他消極、悲觀、沉悶、沮喪的東西,你就把它們丟到“盒子”的外面。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好心情”,沒有任何財富可以永遠陪伴你。這是在教給你擁有一種趨利避害的能力,保持快樂的心境,你才能擁有幸福,才會獲得成功。
友情提示
★ 你的學校里如果也有惡勢力,一定不要害怕。記?。簤娜耸桥履愕?。
★ 成長中,不要去欺負他人,也不能受人欺負。
★ 看到別人受欺負,或者自己受欺負,要及時反映情況。
★ 一旦對方改正,要以寬容之心對待曾經(jīng)欺負過自己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