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人類用來傳情達意的工具,如果沒有語言,這個世界是不可想象的。即使在神話世界里,語言也是不可缺少的。在《西游記》中,吳承恩在敘述石猴(即孫悟空)出世后,就假定“禽有禽言,獸有獸語”,使石猴得以與眾猴溝通,順利登上了“美猴王”的寶座。語言是如此重要,那么何謂“語”,何謂“言”?“語”“言”并舉,為什么就能指代人類的交際工具?
“語”和“言”在語義上本來就有相通的地方,它們都有如下的兩種含義:①話,如“漢語”“古語”“語言”“發(fā)言”;②說,如“細語”“低語”“知無不言”“不言不語”。此外,“語”還可以指語言的某種代替品,如“手語”“旗語”;而“言”則可以指代漢語中的一個字,如“五言詩”“萬言書”等。
看來,“語”和“言”語義相近,合在一起就組成了同義復詞“語言”了。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語”和“言”不僅在個別義項上有所區(qū)別,就是在相同的義項上,往往也有約定俗成的搭配,不可互相交換。把“甜言蜜語”說成“甜語蜜言”,就別扭了。下面就輯錄了一些“語”“言”的習慣搭配。供大家辨析積累。
用手交流之語叫手語,學科專門之語叫術(shù)語。
私下小聲之語叫私語,夢中發(fā)出之語叫囈語。
規(guī)勸告誡之言叫箴言,忠誠相告之言叫忠言。
勸人改過之言叫諍言。宣誓所說之言叫誓言。
應(yīng)允別人之言叫諾言,公開宣布之言叫宣言。
委婉含蓄之言叫婉言,臨終留下之言叫遺言。
寫在書前之言叫序言,不滿抱怨之言叫怨言。
隨便嬉笑之言叫戲言,胡說八道之言叫胡言。
捏造事實之言叫謠言,挑撥離間之言叫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