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人一生之中最幸福、最神圣的喜事。中國地域遼闊,歷史久遠,五十六個民族就如同一根枝上開出來的五十六朵各異的彩色花。其婚俗形式豐富多樣,文化底蘊深厚。
本期《焦點》風土中國雜志親歷東北、西北、西南等地區(qū),實錄了滿族、鄂倫春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赫哲族、蒙古族,傣族(花腰傣)、白族、基諾族、哈尼族、納西族、彝族、壯族、侗族等15個民族的婚俗,結(jié)集成“尋找幸?!睂]?上)。
專輯收錄的各少數(shù)民族婚俗,涵蓋了不同分支、不同區(qū)域的婚俗。獨具古老東方國度的韻味和少數(shù)民族的獨特色彩。作為千百年傳承下來的重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我們既希望能以此保存這來自遠古的歷史遺風和原生態(tài)的絢麗風情,也希望透過各民族的婚事。來體現(xiàn)華夏民族的文化精髓,為傳承和發(fā)展各民族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盡一份綿薄之力。
有詩云,“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是為人生之大喜??梢姡磐駚?,男婚女嫁都被視為人生的頭等大事?;橐龆Y俗則是男女建立婚姻關(guān)系的必要途徑,因為關(guān)涉到家庭幸福、家族香火的延續(xù),和社會的安定,有關(guān)婚姻的禮俗也就特別多??梢哉f,在每一場精心策劃的婚事,和對新人的衷心祝福之背后,都包含著各地各族人民不同的地域、習俗、歷史、信仰乃至傳說的文化底蘊在內(nèi)。正是美好形式與文化意味的完好融合,形成了各具特色、五彩繽紛的婚俗文化,林林總總,美不勝收。我國有56個民族,地域之差異和文化之多元,孕育了他們各自的婚俗景觀,匯成了中國民族文化中的一朵璀璨奪目的奇葩。
《焦點》雜志的足跡遍及神州大地,除廣泛采集各地風土人情外,還深入報導(dǎo)了我國幾十個民族及地區(qū)的獨特婚俗景觀。他們對中國民族婚俗文化不間斷的挖掘和研究,充盈了中華婚俗文化的歷史寶庫,傳播了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中最活躍的一部分,為中華民族婚俗文化的傳承作出了獨特的貢獻。他們對婚俗現(xiàn)象的探索,對人類學、社會學、民俗學都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而本次,他們更是將我國少數(shù)民族的婚俗實錄匯集成???,這不僅是給《焦點》的讀者,也是給廣大民俗文化愛好者的一次驚喜,亦是給我國民間婚俗研究的一份珍貴的禮物。英國十六世紀哲學家、語言大師弗朗西斯·培根曾在其著名的《論學習》一文中講到讀書足以怡情。衷心希望《焦點》雜志社繼續(xù)發(fā)掘和探索,如能出版中國各民族婚俗大觀,必將會成為廣大讀書愛好者床頭案幾的一本文化讀物。
中國社會工作協(xié)會副會長婚慶行業(yè)委員會主任 徐留根
二○○八年一月二十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