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基本形式,也是課程改革的主陣地。有效,是課堂教學的永恒主題。有效性,顧名思義就是指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效果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結果與預期的教學目標相吻合的程度;效率是指投入和產(chǎn)出之比,以較小的投入,花費較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得較大的教學結果;效益是產(chǎn)出、收益,即通過課堂教學活動促進全體學生素質(zhì)和個性的最優(yōu)化發(fā)展。我在《特殊的葬禮》教學設計中,就是以語言教學為切入點,通過朗讀、理解、感悟、實踐,帶給學生每一節(jié)有效的課堂。
一、由“點”到“面”,有效理解
“給學生一個完整的閱讀人生?!蔽蚁?,這里的完整從小處說,也可以是一個完整的閱讀指導,一個有效的理解過程。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我們立足教材,用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學,讓學生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佳的語言、最佳的理解。在設計《特殊的葬禮》這一課時,我以“特殊”為全文主導,并以此為“點”,貫穿全文的教學;以語言教學為“點”展開教學,抓住關鍵的詞語,通過理解關鍵詞語,輻射到理解一大批詞語、句子、段落,乃至課文。
在讓學生通讀全文后,我就讓學生找找文章哪些地方體現(xiàn)出葬禮的“特殊”,進而引出“這究竟是一條怎樣的瀑布?”、“促使瀑布逐漸枯竭的原因是什么?”、“巴西總統(tǒng)為瀑布舉行葬禮的目的是什么?”這一系列的教學。這樣以“特殊”人手,順著學生的思路設計教學,更便于學生理解感悟。
在理解描寫瀑布這部分內(nèi)容時,我先讓學生整體感悟,想象畫面,再讓學生找兩個詞語來形容前后瀑布的不同特點,然后分別抓住“雄偉壯觀”和“逐漸枯竭”讓學生理解感悟。由“雄偉壯觀”帶動理解“流量最大、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等詞語,再感悟昔日瀑布的氣勢;由“逐漸枯竭”感受“它在群山之中無奈地低下了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著最后的消亡?!钡膬?nèi)在含義。這種打破文章傳統(tǒng)教學,由點到面的理解方式,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完整而有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便于理解和記憶。
二、以“言”促“意”,有效感悟
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感悟文本的情理意趣,即所謂“得意”;學習運用文本的語言文字,品味其字詞句章的為文之妙,即所謂“得言”。一堂有效的語文課應該讓學生“得言”又“得意”。我在設計時,就注重讓學生通過對文本“言”的積累運用,促進學生對文本“意”的感悟理解。
我利用了課文的空白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語言運用平臺——設計一個總統(tǒng)的演說詞。讓學生先通過讀文本,弄清演說詞包括哪些內(nèi)容,然后結合前文所學,從領會文本內(nèi)容出發(fā),巧妙地運用文本中的規(guī)范語言,從而流淌出精練概括、感人肺腑的語言!在演說詞中體現(xiàn)出對文本內(nèi)涵的把握,即呼吁人們“保護環(huán)境,愛護地球”。表面上是“得言”,其實是“意”之流露,情之渲泄,水到渠成,真正做到有效感悟。
在對“演說詞”的語言訓練中,我讓學生過了一把總統(tǒng)癮,還親身體會了葬禮儀式。于是,我又回到“特殊”,讓學生談談此刻對“特殊”又有什么理解。看似對全文的回顧小結,其實是對文章中心的深層次理解,即特殊的葬禮還有意義的特殊,它不僅是一個單純的葬禮,更是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開始。真可謂是以“言”促“意”,“言意”共現(xiàn)啊。
三、先“情”后“練”,有效實踐
說起實踐,很多人會想到訓練。其實“實踐”和“訓練”是有區(qū)別的。訓練是枯燥的、機械的、被動的,而實踐是主動的、有挑戰(zhàn)^生的;具有積極的情感體驗。語文課中的積極情感體驗主要來自于文章語言,通過與文本語言的對話,學生領悟到語言所蘊涵的情感或思想,使得精神受到熏陶,心靈得到凈化,進而產(chǎn)生表達的沖動。我們的語文課就應該在對話——陶冶一表達的良性互動中實現(xiàn)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體現(xiàn)語言實踐的有效性。
我將本課的語言實踐始終置于濃郁的情感氛圍之中,讓學生先“有情”,后“實踐”。在讓學生感受雄偉壯觀的瀑布時,我首先借助錄象幫助學生理解“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從天而降”等詞,讓學生享受聽覺和視覺效果,調(diào)動感官來體會,這樣學生就心中有了強烈的情感體驗。當學生通過朗讀,直接與文本對話后,這種對大瀑布的雄偉壯觀的體驗就更強烈了,都有一種想要表達的欲望。我再進一步要求學生贊美瀑布,讓學生用上那些優(yōu)美的字詞,那充滿詩意的語句,進而使他們對塞特凱達斯瀑布的熱愛也推向了高潮。緊接著,我馬上出示逐漸枯竭的瀑布錄象,讓學生品讀相關語句。緊緊抓住“它在群山之中無奈地低下了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著最后的消亡?!边@句話,讓學生通過朗讀,用心去感受,學生自然產(chǎn)生失望、悲傷、憤怒等強烈的情感體驗。這時,再不失時機地讓學生通過“讀”和“說”的語言訓練,將情感表達出來。課堂在這情感的激烈碰撞中進入高潮。先有情感體驗,再促進言語表達,這樣的訓練是有效實踐。
語文教學重在語言文字的訓練,因此,我認為有效的語文課堂應該是有效的語言教學。我想,做好誦讀語言、感悟語言、回味語言,一定能獲得學習語文的真諦,感受到語文帶給我們的樂趣與魅力!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我將繼續(xù)致力于語言教學的實踐探索,并深入到更多的語文教學領域當中,不斷求索有效課堂教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