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海灘離我的住處有三四英里。每當我心情壓抑,感到煩惱時,就驅(qū)車上那兒去。
我第一次和她在那個海灘上相遇時,她整六歲。她當時正在用沙子堆積一個城堡似的東西??吹轿襾?,她抬起頭來望著我,她那雙眼睛像大海般深邃、湛藍。
“您好!”她說。我點了點頭作為回答。說實在的,我沒有心思跟一個小孩費神。
“我在蓋房子呢!”她又說。
“我看見了。這蓋的是什么房子呢?”我心不在焉地問道。
“噢,我不知道,我就是愛撫摸沙子。”
這倒有意思,我邊想邊脫掉鞋子。驀地,一只磯鷂從一旁滑翔而過。孩子見了說:“那是歡樂?!?/p>
“是什么?”
“是歡樂,磯鷂能給人們帶來歡樂,媽媽說的?!?/p>
那只褐色的鳥貼著沙灘盤旋飛去。“再見吧,歡樂?!?/p>
我轉(zhuǎn)過身走去,自言自語道,“好啊,痛苦。”我的生活仿佛完全失去了平衡,心情十分沮喪。
“您叫什么名字???”她還不罷休。
“露絲,”我回答,“我叫露絲·彼得森?!?/p>
“我叫溫迪,”聽上去卻像Windy。“我六歲了。”
“你好,大風?!蔽医械?。
“您真逗!”她咯咯地笑了。盡管心緒不佳,我也不由得笑了起來,一邊往前走著。她那清脆悅耳的笑聲依然追隨著我。
“您下次再來,彼得森太太。咱們再快活地玩一天!”她喊著。
那以后的好幾個星期,我忙得不可開交,沒有一點閑暇:負責一群調(diào)皮搗蛋的童子軍;參加教師和家長的聯(lián)席會;還要照顧生病的母親。
一天上午,我洗完碗碟。室外陽光燦爛,我不覺自言自語道:“我得去看看磯鷂?!闭f著,就穿上外套。海濱特有的清新氣息在向我召喚。海風襲來陣陣寒意,但是我仍大步走著。我多么渴望能重新處于安靜寧謐之中?。∥以缫淹袅四莻€孩子,所以當她出現(xiàn)在我面前時,不免吃了一驚。
“您好,彼得森太太!”她說,“你想玩嗎?”
“你想玩什么?”帶著一絲厭煩,我反問她。
“我不知道,您說吧。”
“猜字謎怎么樣?”我挖苦地問。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她說著,又發(fā)出一陣銀鈴般的笑聲。
“那么,咱們一塊兒走走吧?!蔽彝?,看到了她嬌嫩而白皙的臉色。“你住在哪兒?”我問她。
“那邊!”她用小手指著遠處一排夏季避暑的小別墅。我感到納悶。現(xiàn)在是冬天啊。
“你在哪兒上學(xué)呢?”
“我不上學(xué),媽媽說我們在度假?!?/p>
我們漫步走上海灘。她一路上嘰嘰喳喳地說著小姑娘們的話。可是,我卻心事重重。當我要回家時,溫迪說這是快樂的一天。奇怪的是,我的心情也感到舒坦多了。于是,我同意地報以一笑。
三星期以后的一天,我神思恍惚,幾乎是瘋狂似的沖向我的海灘。我根本不想理睬溫迪。我似乎瞥見她的母親站在門口,真希望她能把孩子留在家里。
誰料溫迪上氣不接下氣地追上了我,她那張小臉蛋兒顯得異乎尋常地蒼白。我氣沖沖地說:“哎,如果你不介意,我今天想要獨自待一會兒?!?/p>
“為什么?”她問。
我朝她惡聲惡氣地吼道:“因為我的母親死了!”一邊卻又想,我的天哪!我為什么要跟一個小孩子說這些呢?
“噢,”她靜靜地說,“那么今天日子不好?!?/p>
“是的,還有昨天、前天和——啊,走開!”
“那痛嗎?”
“什么痛嗎?”我對她發(fā)怒,也對自己發(fā)怒。
“她死的時候?”
“當然痛苦嘍!”我搶白道,其實是想著自己的心事,誤解了她的話。我疾步走開了。
大約一個月后,我又到了海邊。溫迪不在那兒。我深深地感到內(nèi)疚,不由得打心底里思念著她。散了一會兒步,我走到那幢小別墅前,叩了叩門。開門的是一個年輕婦女,蜜黃色的頭發(fā),面帶憂傷。
“您好!”我說,“我是露絲·彼得森。今天,我很想念您的小女孩,不知她在哪兒?!?/p>
“哦,是這樣,彼得森太太,請進來。溫迪常常提到您。我想我對她未免縱容了一點,讓她打擾您了。要是她給您添了麻煩,那請您接受我的歉意吧?!?/p>
“不,不,她是個討人喜歡的孩子,”我說著,忽然意識到自己講的是心里話,“她在哪兒呢?”
“彼得森太太,溫迪上星期死了,是白血病??赡芩龥]有告訴過您?!?/p>
她的話竟像晴天霹靂,頓時使我驚呆了,只覺得有什么東西堵住了喉嚨,一時喘不過氣來。我摸索著想找把椅子坐下。
“她喜歡這片海灘,所以當她要求到這里來時,我們不得不答應(yīng)。她在這里顯得好多了。度過了一陣子她稱作‘快樂的日子’。但是,前幾個星期,她的病情很快惡化了……”她的聲音哽噎了。“她給您留下了一件東西……但愿我能找得到。我這就去找,請您等一下好嗎?”
我呆呆地點了點頭,急切地思索,想要找一些話,隨便什么話,來安慰這位可愛的青年婦女。
她遞給我一個有點涂抹了的信封。信封上工工整整地寫著幾個孩子氣的粗筆大字:“彼得森太太”。信封里面裝著一張色彩鮮艷的鉛筆畫——金色的沙灘,碧藍的大海,還有一只褐色的鳥。畫的下方小心翼翼地寫著:
磯鷂帶來快樂
眼淚涌滿了我的眼眶,我那幾經(jīng)創(chuàng)傷,幾乎已經(jīng)忘卻怎樣去愛的心扉,現(xiàn)在豁然敞開了。我緊緊摟住溫迪的母親?!拔艺骐y過,真難過,我太難過了。”我喃喃地,一遍一遍地說著。我們倆都哭了。
閱讀提示
一個是身體健康的成人,一個是身患絕癥、瀕臨死亡的六歲兒童;一個一次又一次因為外界事物的干擾而忘卻了如何保持心靈的平衡,一個在生命即將終結(jié)時刻,還不忘關(guān)心安慰別人,用自己天使般純潔的心輝映著它所能照到的每一個角落。在這種不動聲色的對比中,我們感受到了溫迪帶給讀者的強烈震撼力。
實戰(zhàn)演練
1. 孩子為什么把磯鷂稱為“歡樂”,從中可以看出她具有什么樣的性格?
2. 三個星期以后,當“我”再次在海灘遇到小女孩,她那張小臉蛋兒為什么會顯得異乎尋常地蒼白?
3. 當?shù)弥拔摇钡哪赣H去世了,小女孩為什么要向“我”詢問,人死的時候痛嗎?
4. 文章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這樣寫有何作用?
答案解析
1. 這是孩子的媽媽告訴她的:“是歡樂,磯鷂能給人們帶來歡樂?!庇纱丝梢钥闯鲞@是一個懂事聽話的孩子,并且具有樂觀開朗的性格。這種開朗在以后感染著“我”這個抑郁、悲觀的成人。
2. 這里是作者埋下的伏筆,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一切都變得明了。小女孩原來得了白血病,媽媽告訴她,她們是來海邊度假,這是一個善意的謊言。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病情逐漸加重,所以當“我”最后一次在海灘見到小女孩的時候,她那張小臉蛋顯得異乎尋常地蒼白。
3. 這時候,小女孩已經(jīng)慢慢察覺到,冬季去海邊別墅,而且不用上學(xué),并不是因為在度假,而是自己可能得了某種無法醫(yī)治的重病。她意識到自己的小小的生命可能就要在這里結(jié)束。對于死,一個六歲的孩子無法理解,她想通過“我”知道死亡的滋味到底是什么。面對這樣一個鮮活的生命,聽到這樣一個童真的發(fā)問,任何一個讀者都會為之觸動。
4. 文章主要運用了對比手法。一個是身體健康的成人,一個是身患絕癥、瀕臨死亡的六歲兒童;一個一次又一次因為外界事物的干擾而忘卻了如何保持心靈的平衡,一個在生命即將終結(jié)時刻,還不忘關(guān)心安慰別人,用自己天使般純潔的心輝映著它所能照到的每一個角落。這種不動聲色的對比,襯托了小女孩溫迪更為健康、純真和善良的心靈,并給讀者帶來強烈的震撼。
(施洗河)
編輯/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