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遜的清單
在《魯濱遜漂流記》中,作者丹尼爾·笛福筆下的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不幸遇到了海難,他被海浪送到了一個無人的小島。清醒后,看著荒無人煙的小島,茫茫的大海,克魯索感到絕望。不過,很快他就意識到,絕望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有努力活下去,才有重回家園的希望。振作起來的克魯索列出了兩份清單,一份清單列出了自己失去了什么和面臨的問題,另一份清單則列出了目前還擁有的東西。
在第一份清單中,克魯索列出了他面臨的一個問題,他已經(jīng)沒有衣服了。而在另一份清單中,他寫道,感謝上蒼的眷顧,因為島上的天氣很暖和,即使沒有衣服,也不會凍死。接著,在第一份清單中,他又列出了另一個問題,他隨身攜帶的所有補給因為海難,已經(jīng)無影無蹤了。然后,在第二份清單上面,他寫道,上帝保佑,島上有新鮮的水果和可以飲用的水,這對于維持生命來說,應該足夠了。清單列完后,克魯索驚訝的發(fā)現(xiàn),他面臨的所有讓他頭疼的問題其實都有解決的辦法,而且,看樣子,他根本不是一無所有。他擁有維持生命所必需的一切。這個發(fā)現(xiàn)讓他一下子有了活下去的勇氣。
在你覺得沮喪失意,似乎失去了一切的時候,請試著想一想,那些你認為無法彌補的事情,是真的無法彌補嗎?(據(jù)《海外星云》)
命與性格
回顧自己一生,許多事情是不由自主的,但有些事是否由命定,或由性格決定,值得探究。
抗日勝利后,國民黨政府某高官曾許錢鐘書一個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職位。鐘書一口拒絕。我問他為什么拒絕呢?鐘書對我解釋:“那是胡蘿卜。”他不受“胡蘿卜”的引誘,也不受“大棒”的驅(qū)使。我認為他受到某高官的賞識是命,但“不吃胡蘿卜”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自由意志。
又如我28歲做中學校長,可說是命。我自知不是校長的料,我只答應母校校長王季玉先生幫她把上海分校辦成。當初說定半年,后來延長至一年。季玉先生硬是不讓我辭,但是我硬是辭了。當時我需要工作,需要工資,然而放著好好的中學校長不做,卻做了代課的小學教員。是因為我想從事創(chuàng)作。這話我不敢說也不敢想,只知我絕不愿做校長。我堅決辭職是我的選擇,是我堅持自己的意志,絕不是命。但我業(yè)余創(chuàng)作的劇本立即上演,而且上演成功,該說是命。
我們?nèi)绻此家簧慕?jīng)歷,都是當時處境使然,不由自主。但是關鍵時刻,做主的還是自己。 (據(jù)《山西農(nóng)民報》)
佛桌上開出的花朵
太陽升起之前,廟前山門外凝滿露珠的春草里,跪著一人:“師父,請原諒我?!彼悄吵秋L流的浪子,20年前曾是廟里的小沙彌,極得方丈喜愛。方丈將畢生所學全數(shù)教授,希望他能成為出色的佛門弟子。他卻在一夜間動了凡心,偷下山去,五光十色的城市迷住了他的眼目,從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
夜夜都是春,卻夜夜不是春。20年后的一個深夜,他陡然驚醒,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灑在他掌心。他忽然深自懺悔,披衣而起,快馬加鞭趕往寺里。
“師父,你肯饒恕我,再收做弟子嗎?”
方丈深深厭惡他的放蕩,只是搖頭。“不,你罪過深重,必墮地獄,要想佛祖饒恕,除非——”方丈信手一指供桌,“連桌子也會開花?!?/p>
浪子失望地離開了。
第二天早上,方丈踏進佛堂的時候,驚呆了:一夜間,佛桌上開滿了大簇大簇花朵,紅的,白的,每一朵都芳香逼人,佛堂里一絲風也沒有,那些盛開的花朵卻簌簌急搖,仿佛是焦灼的召喚。
方丈在瞬間明白了。他連忙下山尋找浪子,卻已經(jīng)來不及了,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墮入他原來的荒唐生活。
而佛桌上開出的那些花朵,只開放了短短的一天。
是夜,方丈中圓寂,臨終遺言:這世上,沒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頭,沒有什么錯誤不可以改正。一個真心向善的念頭,是最罕有的奇跡,好像佛桌上開出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