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的種類很多,有些是益蟲,比如蜜蜂,采蜜為人類提供蜂蜜,還為植物傳播花粉,促進植物生長。有的則是害蟲,比如 “非洲毒蜂”,它們危害家畜,甚至攻擊人類。
非洲毒蜂怎么會到美洲的呢?1956年,巴西遺傳科學家科爾博士,從非洲帶回47只毒蜂“蜂后”,想把毒蜂馴化,造福人類。沒想到一年后,由于警衛(wèi)的疏忽,無意中放走了26只毒蜂。這些毒蜂適應能力極強,到今天,非洲毒蜂的數(shù)量已經(jīng)超過10億了。它們不僅在南美洲橫行霸道,而且還流竄到了美國。從1957年以來,被非洲毒蜂叮咬而死亡的牲畜不計其數(shù),人們談“蜂”色變。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城市因此還建立了巨大的毒蜂雕像,提醒人們注意防范。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非洲毒蜂的毒液能導致腎臟中血液循環(huán)量顯著減少,使腎臟細胞中毒,最后造成腎衰竭。非洲毒蜂的毒刺和普通蜜蜂不同,是一根直刺,上面沒有倒鉤,而蜜蜂刺上有倒鉤。蟄人后,刺會留在人身上,所以,蜜蜂蟄人是一種“自殺性襲擊”,但毒蜂的毒刺卻能反復使用。
論個頭,非洲毒蜂只能算老二,日本的大黃蜂個頭巨大,連螳螂也比不上它。50年前,日本農民為了提高蜜蜂采蜜量,便引進了采蜜能手——歐洲蜜蜂,誰知這些“外來戶”腳跟還沒站穩(wěn),便遭到了比它們大5倍的“地頭蛇”——日本大黃蜂的攻擊。從此,在日本的歐洲蜜蜂就銷聲匿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