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單:
1 最有創(chuàng)意秀場
Antonio Marras的水幕T臺唯美得好似幻象;Viktor Rolf的巨型面孔背景也是眾人談論的話題——模特們從張開的嘴中款款步出;還有熱鬧而五彩斑斕的John Galliano秀,那真正不枉“show”這個詞的意思,馬戲團一樣的場景中還有鴕鳥參與其中。不過,這些都只是從背景和道具入手,真正有顛覆性且讓時尚人贊不絕口的則是Bless的創(chuàng)意,人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場服裝發(fā)布會,還是一場足球賽,一邊踢球一邊展示服裝,你想到過嗎?
2最受矚目卡通人物
Snoopy也參加紐約時尚周了!今年大會安排了一場很特別的時尚秀,由美國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贊助,請數(shù)十位頂尖的設計師,為Snoopy做一場別開生面的慈善時尚發(fā)布。T臺上的模特兒當然也不會請來天價名模,從6歲的小朋友到40多歲的大嬸都有,每個人走秀都輕松自在,完全沉浸在這場時尚游戲中。
Snoopy的面子也不比任何一位設計大師小,看看捧場的眾多明星就知道了。
3最可愛的設計師謝幕
為我們制造迷離時尚幻象的設計師在謝幕時刻經(jīng)常是一個賽一個的低調(diào),除了John Galliano每次都奇裝異服,精心打扮讓人驚艷外,設計師們多匆匆牽著心愛模特的手出來露個臉了事。最近一段時間話題不斷的Marc Jacobs在這次的時裝周上也一改低調(diào)作風,為大家奉獻了一個童心盎然的謝幕。Louis Vuitton08春夏發(fā)布整場秀接近尾聲時, Marc Jacobs出場了,這場順序顛倒,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秀當然也有出人意料的結尾,只見他提著Louis Vuitton訂制小電視得意洋洋繞場一周,屏幕上還正播放著他喜歡的卡通片,炫耀?慶祝?反正見他興奮地吐舌頭,不管怎樣,所有人都笑了,讓笑聲作為謝幕一刻不正好嗎!
4 最有人情味主題發(fā)布
Alexander McQueen這場秀,對于設計師本人或是整個時尚界都有非常重要的紀念意義,這是獻給去年五月逝世的著名時尚評論家Isabella Blow的發(fā)布。她是縱橫時尚圈近三十年的重要人物、同時也是從McQueen學生時期便發(fā)掘、提攜他,總是穿著他設計的服裝、同時也只戴Philip Treacy的帽子。感念她的知遇之恩,兩位設計師于是奉獻了這場特別的秀。
5 最具話題性cross over
Marc Jacobs找來當代藝術家Richard Prince合作,雖然跟當年攜手村上隆的模式一樣,不過這次走得更遠!Richard Prince最有名的作品是『俏護士』系列,這便是Louis Vuitton本季服裝和配件系列的靈感來源。加點情色意味的Louis Vuitton會不會更受歡迎呢?不管怎樣,這季的設計已然成為熱門話題。
6最搶鏡配飾——搞怪高跟鞋
Marc Jacobs的“鞋跟錯置鞋”, Jil Sander的“建筑高架鞋”,Gucci的超細高跟鞋……只要夠怪異,都能登上本季的流行排行榜。最讓人瞠目的是Antonio Berardi的“懸空鞋”。這款“懸空鞋”一推出便讓Gwyneth Patrow與Victoria Beckham都搶先添購。
7 最一票難求的秀
Oscar de la Renta的秀遠離大會,辦到了上東城(紐約最有錢人住的一區(qū)),會場布置得像教堂一樣,座位僅有限提供給買手,能拿到票的媒體,幾乎是少之又少。一大堆媒體早早排隊,候在場外,不管媒體名氣有多大,不準進就是不準進,連站席都不發(fā)。理由很簡單:設計師要維持觀眾看秀的質量。
8 最成功明星設計師
Gwen Stefani不是第一個不務正業(yè)當設計師的明星,也不會是最后一個,但毫無疑問,她是一個成功的“明星設計師”。她的L.A.M.B.讓許多攝影師們寧愿放棄上一場秀,而先到攝影區(qū)排隊等入場,即使耗上兩小時也不在乎。經(jīng)過幾季之后,品牌的設計更加成熟,風格鮮明,摒棄了以往華而不實的多余細節(jié),呈現(xiàn)出個性而帶點酷感的活力樣貌。
9 最受關注新人
倫敦時裝周最大的看頭,無非是新銳設計師,本季最受矚目的當屬新銳設計師Todd Lynn?;蛟S大家對于Todd Lynn覺得陌生,個人風格十分強烈的他,標志性的設計便是男女同體的概念,帶著一股邪魅。也難怪之前Giorgio Armani造訪倫敦時,還特地抽空去看了他的秀,可見大師對他的欣賞。
10最多美女帥哥的party
Calvin Klein聰明地趕在時尚周開始前,所有模特兒聚集的好時機,舉行了品牌內(nèi)衣25周年的時尚派對。在時裝周的第一天晚,把這些高身價名模全請到派對現(xiàn)場。Calvin Klein的派對把在大會現(xiàn)場的攝影記者拉到了位于中城的辦公室樓下 ,創(chuàng)意十足地把幾位穿著內(nèi)衣的男女模特兒關在高空透明玻璃中,活色生香,說的就是當時的情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