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牌是一種信任的力量,之于茶,更多一種雅潔的風(fēng)骨。
我曾于早年,聽聞過這樣一個故事。
清朝年間,曾經(jīng)有個江南趙氏茶莊,規(guī)模辦得很大。生意遍及大江南北。到了清朝末年,趕上列強(qiáng)割據(jù),就在這內(nèi)憂外患的當(dāng)口,茶號老東家突然撒手而去,只留下了一個兒子,也就是年輕的少東家。
卻說,這少東家雖年輕,卻非紈绔子弟。時刻牢記父親忠告,銳智圖強(qiáng),欲將趙家茶莊的招牌發(fā)展興旺。亂世而立,算得上是一號茶林才俊人物。
話分兩頭說。且說這趙家茶莊,在江南某處有一分號,分號的掌柜自恃正當(dāng)亂世,且天高皇帝遠(yuǎn);于是乎,摻假勾兌,勾結(jié)官府,以上等明前好茶換取鴉片,牟取暴力。好好的趙家分號,給他搞得烏煙瘴氣。自從老東家去世以后,其更是有恃無恐。
一日,趙家分號里來了一位少爺,一臉貴氣,點(diǎn)名要明前龍井茶。號里伙計包好敬上,那少爺卻將紙戳破,取一撮茶葉看了又看,憤然將茶葉摔在地上。原來此茶葉全是雨后茶,葉大且粗,雖一脈相承,但品質(zhì)、價格。相差太遠(yuǎn)?;镉嬜灾錾狭穗y纏的主。連忙更換,那少爺卻已拂袖而去,不見了蹤影。
事隔幾日,那天茶莊掌柜正在莊里閑坐逍遙,卻見幾個兵丁,拿了枷鎖,不由分說破門進(jìn)來。將其鎖回了衙門去,是日縣官宣判了其幾大條罪狀,不由分說將其問斬。
這掌柜平日里待縣官不薄,好茶、銀兩年年孝敬,不曉得為何他卻突然翻臉。臨斬前,有位素不相識的少年子弟來為其送行,那人自稱是趙氏茶莊的少東家,掌柜的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那日少東家喬扮茶客,目睹了趙家分號的齷齪行為,后又打聽到其勾結(jié)官府、洋人以茶換鴉片的罪行,于是巧施展了一招“借刀殺人”。他先找到了當(dāng)?shù)匮瞄T縣官,獻(xiàn)上自己帶來的孤品好茶,并宣稱,此茶比那掌柜每年孝敬他的“黃山云霧”好百倍。縣官不明此茶除少東家外,旁人根本無法獲得,心里對那掌柜的腋藏?fù)搁T甚是不快。少年又趁機(jī)激他說此人勾結(jié)洋人,私買鴉片貽害地方。并表示,愿意出巨資懲辦此人,保一方安定??h官一是恨掌柜欺瞞;二來,懷疑掌柜暗中吃扣了鴉片利錢;三來,此筆巨款,可比自己偷偷摸摸巧取幾年來得多;四來,吃不準(zhǔn)少年背景,怕丑事敗露。于是,立馬下了決心斬了掌柜的。
掌柜的被問斬那天,默默聽完了少東家陳述的事情經(jīng)過,嘆息一聲問:你花這么大一筆錢,就為了懲戒我值得嗎?
少東家笑說:錢雖多,但是我借此以告誡其他分號的掌柜,要誠實(shí)經(jīng)營,茶中自有茶風(fēng)骨,不可欺瞞百姓,也算是正了我趙家茶莊的招牌,你說值否?
掌柜的聽罷,仰天感慨:趙家有子如此,從此趙氏茶莊不衰矣!說完,磕頭懇求少東家能收留自己的兒子,無怨地走上了斷頭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