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微波爐不用火也能把食物燒熟?
微波爐,說它是“爐子”,可真是一點兒也不像。長方形的外殼,大大的玻璃門,還有調(diào)節(jié)旋鈕,外形真像臺電視機,但它確確實實是能做熟飯菜的爐灶。
把加水的生米或肉類裝在容器里,放進微波爐接通電源,幾分鐘后就煮熟了。原來,這種神奇的“爐子”是用微波“加熱”食物。微波穿透力特別強,生冷的蔬菜、米或肉受微波照射后,它們的分子發(fā)生劇烈振動、摩擦,溫度急速升高,盡管沒有火,食物也很快煮熟了。
用普通爐灶煮食物時,熱量是從外部逐漸進入食物內(nèi)部;而用微波爐烹飪,熱量直接深入食物內(nèi)部,因此大大縮短了燒煮的時間,還有利于保持食物的色澤和營養(yǎng)成分。
燒水壺里為什么會“長”水垢?
新買來的燒水壺,用上一段時間后,水壺的內(nèi)壁和壺底就會“長”出一層灰白色的水垢。水垢硬硬地緊貼壺壁,很難把它除去。
大自然中,除了雨水以外,其他的水如井水、泉水、河水等,或多或少都含有叫碳酸氫鈣的化學(xué)物質(zhì)。含碳酸氫鈣的水叫“硬水”。碳酸氫鈣溶解在水里,人眼看不見。把硬水加熱后,碳酸氫鈣才會分解出來,生成細小的碳酸鈣沉淀物。用水壺?zé)_水時,這些碳酸鈣沉淀物就會附著在水壺壁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層水垢。
水壺里的水垢影響水壺的傳熱,燒起水來時間用得更長,還浪費能源。假如鍋爐里結(jié)水垢,燒水時傳熱不均勻,還可能使鍋爐爆炸呢!
(責(zé)編:馬超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