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一直認(rèn)為買東西時討價還價是件很丟人、很俗不可耐的事,于是每每上街買東西,我總會裝出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問了價就掏腰包??吹叫∝湼`喜的眼神,明知價格有詐,卻始終放不下我“尊貴”的面子,放不下學(xué)生的“清高”,只好忍氣吞聲任人“宰割”。每月的零花錢總在月初因為我的“面子”而所剩無幾。
日復(fù)一日,月復(fù)一月。有一天我突然覺得這樣太不公平了。心想:以后買東西還是要學(xué)大人的樣,與商家“砍價”。即使達不到目的,也大不了走人了事。于是,“砍價”的故事就拉開了帷幕——
那天走過步行街,我看見一個小鋪里有幾種漂亮的圓珠筆,式樣很新穎,但夠不上“貴族”檔次,想來也便宜。于是,我走進小鋪,雖然表面上挺鎮(zhèn)靜,但心里卻吊著十五只大水桶,七上八下地翻騰著……
“小姑娘,買筆嗎?這種筆挺好看的。而且只要五元一支。”老板娘見來了顧客,立馬放下茶杯,忙著向我獻殷情。
“我……我看看,能便宜點嗎?”
“你存心買就4元吧。”
呀!一開口就減了一元,一定還有“埋伏”。我琢磨著,試探著問:“老板,能再便宜點嗎?你看這種筆芯……”我一下子找了許多我自己也不知道存不存在的問題,似乎有雞蛋里挑骨頭之勢?!袄习?,今天可是星期天,生意不好做,就2元一支吧。你瞧我是學(xué)生,爸媽賺錢也不容易……”你看,我把爸爸的理論也用上了,似乎要把那支筆從“身價百倍”的“貴族”降到“一文不值”的“貧民百姓”。
正當(dāng)我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時,老板娘打斷了我的“長篇大論”:“2元就2元吧,開門生意,圖個吉利。”
我一下子驚呆了,馬上由口若懸河,變成了瞠目結(jié)舌,不知所措——也許“成功”來得太容易了吧,這可比杭州人對半砍價還便宜呀!
這一次“砍價”的經(jīng)歷,想必大家都和我一樣受益匪淺吧?
(指導(dǎo)教師 沈菊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