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買東西時與商家或攤主“砍價”,以前好像都是大人們的“專利”。但現(xiàn)在,“砍價”作為一種智力游戲,也慢慢滲透到學生們的購物活動之中。有時,“砍價”的意義不一定只限于省錢,還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智力和口才。下面兩篇習作,從人物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活動的描寫等方面,為我們再現(xiàn)了幾個精彩的“砍價”場面。
希希個兒不大,可特別能砍價。不信?請看她的一次砍價過程吧。
那是一年的母親節(jié),希希準備買個熱水袋作為禮物送給媽媽。我們一起來到一個小攤邊,挑了一個印有芭比娃娃的熱水袋。
“八塊錢一個?!睌傊鏖_始叫價了。
希希作了一個詫異的表情,用手摁了一下自己的錢包,仿佛要讓人知道這個包里沒有幾塊錢似的。然后,她微微把嘴張開了一點,一手握著書包的帶子,一手拿著錢包輕輕地在頭發(fā)上拂了拂,做出一副為難的樣子:“便宜一點嘛,人家資金不足。”
攤主的氣勢弱了一半:“好吧,好吧,就七塊五吧?!?/p>
希希覺得還不夠。她把頭微微低下一點,把錢包打開,撥弄了一下里面碼得整整齊齊的鈔票,眼睛向上翻了又翻,讓攤主覺得這個價格對于她來說還是太貴了。然后,她害羞似的。低聲說:“對不起,我買不起?!庇谑抢已鹧b要走。攤主見勢,慌忙叫道:“六塊,六塊,怎么樣?”
希希馬上站住了,向后轉,跑步走。但她到了攤子旁,便又決定要花更少的錢了。“能再便宜點兒嗎?就一點點?!闭f罷,她把手舉到空中,用大拇指和食指做了一個“一厘米”的手勢。
可是,攤主哪會聽從。希希很快地皺了皺眉頭,露出一副不滿的表情。隨后,用很大的聲音說:“不賣算了,我才不稀罕呢!”說著,又拽著我要走,“走,走,走,那邊才賣四塊呢!”而后與我疾步而去。
走了幾步,希希放慢了腳步,輕輕地把頭向后轉了一點兒,好讓自己看見攤主的反應,又讓攤主看不出自己回了頭。當她看見攤主若無其事地在招呼其他孩子時,立刻回過頭,拉我大步走開。攤主怕她真的走了,忙叫道:“回來,回來,四塊就四塊吧?!?/p>
希希露出一副很不情愿的樣子,挪回到小攤,正要掏錢時,又多了一個心眼:“我只有三塊錢呀!”她哭喪著臉?!百u了吧!”攤主無可奈何地答應。
天哪,從八塊殺到三塊,希希的砍價技術可謂爐火純青?。?/p>
好一個砍價高手!
(指導教師 劉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