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貨聲,即指行商小販的吆喝聲及響器聲。筆者上世紀(jì)三四十年代居住天橋附近,對天橋市場的各種吆喝聲印象極深。
天橋小販們的吆喝聲,和市里東、西、南、北城不同,有它的獨特性,其聲有長有短,富有幽默感。
如賣擦銅制品的粉面的吆喝:“擦筆帽,擦墨盒,千萬別擦腦袋殼!”所賣粉面是用擦銅器的,可擦一切銅制品、可擦舊如新,如毛筆帽、寫字用的銅墨盒等,當(dāng)然沒有人用它擦腦袋,聞之不由一笑。
賣酸梅湯的吆喝聲:“叫你喝,你就喝,大把白糖往里擱!叫你嘗,你就嘗,大把白糖往里揚!”
賣萬金油的,不留神就讓你聞一鼻子,他邊走邊吆喝:“這玩藝兒能避暑,不解涼,專避五毒不生瘡。走臭溝,過茅房,死貓狗爛牛羊,把我的油兒抹鼻上,不聞臭來您盡聞香!“
有位賣白酒的老人,每天從東往西,推著一個獨輪車,車上兩旁貨架上,擺幾壇白酒,在天橋附近,邊推車邊喊:“喝一刀嘗嘗!”走幾步?jīng)]人買,又高喊:“愛喝不喝,涼水滲的多!”這種稱自己白酒滲涼水的叫賣聲,京城只此一家,其聲清脆,還有點兒急,可也怪,每天買他酒的人很多,是酒好還是好奇的心理使然,就不得而知了。
擺地攤賣刀剪的,他們喊:“一打滄州獅子鎮(zhèn),二打揚州美人球,三打登州秦瓊锏,四打壽州無角牛,老君爐里把它爍,爍得金刀口上收!”把他們的刀剪說得有聲有色,把無心買刀剪的人,也說動了心。
有個粥鋪,每早賣油炸滾兒(油條)和豆粥,字正腔圓地吆喝:“吃粥咧,十里香!粥熱的咧!”又喊唱他的油條:“炸了一個焦咧!烹了一個脆咧!像個小糧船員咧!好大的個咧!油炸的滾兒咧!油又香,面又白,放在鍋里漂起來咧!白又胖咧,胖又白咧,賽過燒鵝咧,一個大的油炸滾兒咧!”把他的油條都說神啦!
賣雪花酪即冰淇淋的,其吆喝聲悠揚悅耳:“冰鎮(zhèn)涼的雪花酪,又涼又甜又好喝,主顧若是買來給的多!管保涼快又?jǐn)』穑 庇袝r又一套喝詞:“冰鎮(zhèn)涼,雪花酪,加上材料賣主道;您要喝,我就盛,解渴帶涼冰淇淋;嘗一嘗,桂花味,喝到嘴里冒涼氣;白糖多,木樨多,不信撈碗喝一喝!”大熱天聽見他的吆喝不由就得買一碗。
天橋市場,東、西市場等處,都有擺棋攤兒的,少數(shù)是圍棋攤兒,多數(shù)是象棋攤兒。當(dāng)座位不滿時就高呼:“老祖留棋八百盤,盤盤都得紅占先,若是黑棋它先走,除非乾坤顛倒顛!”
賣香面的吆喝聲,真是成大套的,不是一兩聲或數(shù)十聲,一唱起來就很長。一到夏天生意興隆,他們口似噴泉,連說帶唱。他們的攤上擺著熊掌、香木頭等物,賣香面的拿起一塊木頭,用鋼銼幾下,說是檀香,邊銼邊喊唱:“大檀香,真又真,樹杈木米根又深;彩香的童兒采了去,老君爐內(nèi)把它焚;點著火,冒著煙,各種神仙都來聞;神仙都有聞香意,何況你我是凡人?!背竭@兒,又對大家說:“貨到街頭死,肉濺鼻子聞,這種香料,異味清香,諸位若不信,來來來!我敬您一鼻子!”他拿起少許香面,向人面前一吹,然后又拿起一塊,說是雄黃,緊接著又吆喝又唱:“大檀香,送停當(dāng),回手拿起雄黃,它能避暑,又解涼,專避五毒不生瘡?!庇纸又f:“這種材料避五毒,不受五毒之害;去瘟疫,不染溫疫之災(zāi)。”若無人買,他又唱道:“你們有眼不識珍,回手再加海南沉,海南沉香非凡品,想起當(dāng)初一古人,齊國有個燕孫臏,他與龐涓是仇人,龐涓擺下五雷陣,要害孫臏命歸陰,孫臏?zhǔn)謭?zhí)沉香木,打得妖魔鬼怪不能近身……”又說:“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哪位做個頭領(lǐng),掏錢就包?!庇谑牵灰幸蝗速I,大家就隨著買,可能被他連說帶唱搞暈了。
有個賣藥皂的人,吆喝聲最特別,瞪著眼,神氣十足地喊:“蹭蹭蹭蹭油兒的!”見著誰衣服上有油跡,扯起衣服就拿藥皂擦,嘴中唱著怪腔調(diào):“擦擦擦擦癬的呀!站腳巴個兒的呀!”腔調(diào)滑稽又故意帶著神秘感,令人噴飯。當(dāng)面警察認(rèn)為他的吆喝聲有傷風(fēng)化,下令取締。
天橋有條街叫布巷子。這里除了估衣攤兒就是布攤兒,整天呼喊聲不斷,離布巷子很遠(yuǎn)就聽得到。吆喝時由一個人高喊,三人搭腔,布攤兒上一人喊道:“這是最高加寬老人頭的洋布哇!”旁邊三人齊聲道:“不錯!”那執(zhí)布人接著喊:“到了洋貨店,真值您那三塊、五塊呀!到了我這攤兒,算您大洋整三塊呀!你若不要,我還讓哪!您給兩塊八、兩塊七、兩塊六,干干脆脆您給兩塊零八吊哇!”吆喝時,粗脖子紅筋,滿面流汗,拼命一般,侯寶林相聲《賣布頭》的內(nèi)容,就是取材天橋布巷子。
天橋澡堂子里的伙計,都是河北定興人,當(dāng)澡堂子人多時,催客人洗完快走,又不好直說,他們用定興味連吆喝帶唱:“洗的洗,晾得晾,不洗不晾穿衣裳。洗澡別打盹兒,摔了腰和腿兒,買張膏藥貼,實在不夠本兒……”這都是天橋特有的,全市澡堂絕無二場。
至于天橋的小食攤、飯館多如牛毛,吆喝聲真是九腔十八調(diào),什么味的都有,呼喊聲此起彼伏。請聽:
“羊肚兒開鍋!”“老豆腐開鍋!”“炸豆腐開鍋!”“碎驢肉哇!”“醬牛肉呀!”“羊肉泡兒!剛出屜的包子嘞!”“羊頭肉!”
在小飯館門前,有伙計叫賣、讓客;在三角市場的西大門,有兩家飯館,是兩個大胖子,在門前不斷地吆喝,“里邊請您哪!這兒有鐔子肉、米粉肉、燉黃花魚、四喜丸子、饅頭、米飯、熱烙餅嘞!里邊請您哪!……”凡逛天橋的,對這里的肉香味,胖子讓客的吆喝聲,都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