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6月的一天,為籌建浙江杭州胡慶余堂中藥博物館,受領(lǐng)導(dǎo)委托,籌備小組的許丹,通過四處尋訪,終于叩開了上海滬西海防路上的一座老式石庫門。
他要訪問住在這墻門里的一位82歲老人——胡慶余堂創(chuàng)辦人胡雪巖的曾孫、現(xiàn)代著名畫家胡亞光。許丹所以四出尋訪急于拜訪這位胡雪巖后代,一是想征求這位藝術(shù)家對中藥博物館的陳列意見,二是這位曾孫曾為胡雪巖畫過一幅十分神似、逼真的生前肖像。這幅肖像對胡慶余堂中藥博物館來說,那是十分珍貴的。
許丹踏進了這個墻門,當即受到了亞光老人的熱情接待。然而當提及他凝聚了一生心血畫就的許多人物肖像和其他畫作時,老人無限感慨地搖了搖頭,頓時沉默了。因為十年“浩劫”中,他半生積累的臨摹畫稿和素材全被抄家拿走,至今下落不明,就連給柳亞子先生臨摹的肖像,也丟失得無影無蹤!不過可喜的是,老人回憶說他給先祖畫的那張肖像,30年代申報曾經(jīng)登載過,說不定可以找到肖像的復(fù)制品。急于尋找這幅肖像的許丹,聽亞光先生這么一說,頓時轉(zhuǎn)憂為喜。后來通過去上海圖書館查找,打開了塵封數(shù)十年的報刊資料,果然見到了這幅肖像!如今,陳列于胡慶余堂中藥博物館的那幅胡雪巖肖像,便是當年這位胡門曾孫、著名畫象胡亞光的杰作。
胡亞光字芝園、蔗翁,號安定居士,別署夢蝶樓主,生于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祖父胡品三(胡雪巖三子),性情風雅,喜蓄蟲魚花鳥,嗜畫,曾延師朱夢廬學國畫。父親胡萼卿為前清舉人,擅長詩文,亦善丹青。亞光國畫修養(yǎng)自小出自太外祖父戴熙(清道光翰林,兵部右侍郎,也是位著名山水花鳥畫家)熏陶及外祖父戴用柏親自指點。外祖父戴用柏曾愛撫地對胡家品三父子說:“文球(胡亞光小時名)將來能成畫家喲!”
亞光少年師從著名鶴畫家張聿光習西畫,自此他中西兼長,卓然有成,所作油畫似有法國馬蒂斯作品風格;國畫山水、人物、花草禽獸無所不能,尤以秉承其師張聿光先生畫鶴之藝。
胡亞光筆下最現(xiàn)神采的是他的人物肖像畫。他18歲時胡宅元寶街芝園遭火災(zāi),書畫、衣服、祖宗神像悉數(shù)被焚,后來亞光根據(jù)自己的印象,畫出了祖父楚三公的神像,族人一見,十分稱贊,見者還疑為是昔時原作呢!
1919年國學大師章太炎來杭州,19歲的胡亞光參加了為章太炎接風的宴席。席間,章太炎神采煥發(fā),談笑風生,亞光傾慕大師的風采和博大精深學問,激發(fā)了創(chuàng)作靈感。由于他不久前曾給剛出家的李叔同以及京劇藝術(shù)大師梅蘭芳畫過像,頗感胸有成竹,便征得章太炎這位長者同意,迅速打開速寫本把章太炎的頭像畫了下來,那速度之快、描寫之準確,誠為同桌友人一致贊嘆。章先生接過速寫本看了看,當即在畫頁上題寫:“亞光為太炎畫相,炳麟署?!辈⒃唬骸昂笊晌贰!比缓笱a寫了四個字:“東亞之光”以相贈。
1929年杭州舉辦轟動一時的“西湖博覽會”。全國美展、藝風畫展展出了他的作品集《亞光國畫集》《亞光油畫集》《百美圖詠》《亞光畫詩》等,他先后被浙江公立美術(shù)學校、上海新華藝專浙江分校聘為教師。
抗戰(zhàn)時日寇侵襲杭州,胡亞光一家被迫離開家鄉(xiāng)到鄉(xiāng)間居住。后來得知杭城家中的幾櫥古書及畫作被燒毀,亞光不禁頓足痛哭:“日本鬼子可殺,死有余辜!”此后不久,胡亞光便客居上海,以畫筆為武器,作諷刺漫畫刊于《申報》《新聞報》《新聞夜報》等,他和許多“孤島”愛國文化人一起投入抗日救亡洪流。他受《新聞報》副總編輯嚴獨鶴邀請,和丁悚、董天野等為“每日漫畫”特約專欄作畫。由此,他與滬上一些文人畫家交游益廣。如杭州“蘭社”文人馬鵑魂、大詩人戴夢鷗(戴望舒)、新文藝作家張?zhí)煲?、施青萍(施蟄存)等,胡亞光都與他們過從甚密。
星移斗轉(zhuǎn),幾十年過去了?!拔母铩苯Y(jié)束后,胡亞光重新拾起畫筆,廣展畫紙,盡情揮毫,作詩曰:“重調(diào)舊調(diào)詩書畫,偶寄閑情煙酒茶,紅到梢頭甜到老,居然日暮見丹霞。”
此后他經(jīng)?;氐胶贾莨枢l(xiāng),重游西湖。1984年,時任胡慶余堂廠長的胡祖德邀請胡亞光來廠參觀。當他重新看到了經(jīng)歷百年風雨后的胡慶余堂依然顧客如云,營業(yè)興旺時,一時真是感慨萬千!
1986年11月19日,胡亞光在上海海防路寓所去世。胡慶余堂派專人赴滬龍華殯儀館參加胡氏追悼會,以表達胡慶余堂對胡氏后人、一代著名畫家的悼念之情。
胡亞光去世后葬于杭州午潮山公墓。2007年10月,其長女胡筱梅在兒子黃衛(wèi)平(深圳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陪同下,來杭州拜謁了父親胡亞光和先祖胡雪巖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