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首膾炙人口的詩作者,是唐代詩人、著名書法家賀知章。
賀知章(659—744)字季貞,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證圣進士,官至秘書監(jiān)。性狂放,好飲酒,與唐詩人李白交誼甚篤。其詩今存世20篇,《回鄉(xiāng)偶書》是他離開故鄉(xiāng)50多年后,于86歲時告老返鄉(xiāng)回到越州永興寫就的。
斗轉(zhuǎn)星移,世事滄桑,離開故鄉(xiāng)長達半個世紀的他重新回到永興,詩人心頭涌起的感慨,自然會像錢江春潮一樣洶涌澎湃。詩人在第一、二句中,單刀直入地寫出了他闊別故鄉(xiāng)多年如今重又回到熟悉而又陌生環(huán)境之中時的不平靜心境:
當年離家風華正茂,今日返鄉(xiāng)鬢毛疏落,這是多么感慨呵!“少小離家老大回”首句,寫出了他久客他鄉(xiāng)的事實,暗寓“老大”之傷感,次句又以“鬢毛衰”頂承上句,具體寫出了自己的“老大”形態(tài),并且以不變的“鄉(xiāng)音”映襯變化了的“鬢毛”,言下大有“我未忘記故鄉(xiāng),可故鄉(xiāng)您還認得我這個鬢毛已衰的游子嗎”之意。這層意思一轉(zhuǎn),從而為第三、四句村童的相問作好鋪墊。第三、四句是從詩人“鬢毛衰”這幅自畫像引出的,當村童淡淡地“笑問客從何處來”之后,詩人心頭不禁大吃一驚:“唉,吾真當老矣,老得連黃嘴小孩竟將我當作外地客了!”全詩在這驚人的有問無答句中悄然結(jié)束,它所引出的弦外之音,卻如空谷傳響,感慨系之,哀婉備至,久久不絕。
陸游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回鄉(xiāng)偶書》所以能夠廣為流傳、膾炙人口,關(guān)鍵在于該詩展現(xiàn)的是一片化境,詩的感情、語言出自肺腑,樸實無華,毫無雕琢,這樣源于生活、發(fā)于心底的好詩,自然會在民間廣為流傳。 (蒔 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