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針對目前精細氧化鋁陶瓷存在的性能和價格矛盾,利用中國豐富的天然鋁礬土礦物為主要原料,選用優(yōu)化的工藝流程,并添加少量的其它助劑,制備出顏色白、性能高的研磨介質(zhì)。所制得的產(chǎn)品具有顏色白、性能高、燒成溫度低、耗能少、資源消耗少、生產(chǎn)成本低等特點,減少了環(huán)境污染,實現(xiàn)了鋁礬土的高附加值應用和高性能陶瓷的低成本制造,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 鋁礬土,瓷球,高性能,低成本
1前言
我國鋁土礦資源儲量豐富,保有儲量為22.88億噸,主要分布在山西、貴州、河南、廣西、山東五省,儲量達21.16億噸,占全國總儲量的92.48%[1]。目前,世界已探明鋁土資源儲量約360億噸,中國儲量約23億噸,居世界第五位[2]。
我國作為建筑衛(wèi)生陶瓷第一生產(chǎn)大國,對研磨介質(zhì)的需求量巨大。但我國生產(chǎn)的研磨介質(zhì)質(zhì)量與國外還有較大差距,普遍存在生產(chǎn)成本高、磨損率高、掉渣、開裂、破碎、能耗大等問題,高端產(chǎn)品仍被日本、英國、美國、西班牙等國占據(jù)。目前,歐美發(fā)達國家已經(jīng)普遍采用體積密度為3.5g/cm3以上的釉用高鋁球用于坯料研磨,從而大大提高了研磨效率、縮短研磨時間、降低生產(chǎn)成本、大幅度提高設備的生產(chǎn)能力和效率、減少對研磨物料的污染,并提高了產(chǎn)品質(zhì)量和勞動生產(chǎn)率[3]。
2試 驗
2.1 試驗原料和瓷球的制備
以中國北方某地的天然鋁土礦(化學成分見表1)為主要原料,經(jīng)破碎后按料:球:水(wt%)=1:1.5:1.2的比例在以剛玉球為研磨介質(zhì)的球磨罐中球磨48h,然后在100℃下烘干24h。將鋁礬土與助熔劑在CaO-MgO-Al2O3-SiO2體系中配料,制備出含75%Al2O3的瓷球(化學成分見表1)。
將已球磨48h的鋁礬土和高嶺土與天然礦物助熔劑CaCO3、燒滑石以及三聚磷酸鈉等按適當比例配料,在85MPa壓力下成形球坯,分別在1200℃、1230℃、1250℃、1280℃、1300℃下燒成,制備試驗用瓷球。
2.2 瓷球的性能測定
采用LS-POP(III) 歐美克粒度分析儀測試原料的粒度分布。根據(jù)國標GB/T3810.3-1999測試瓷球的吸水率,按(1)式計算。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測試瓷球的體積密度,按(2)式計算。
w = (m1-m0) / m0×100% (1)
ρ= m0ρ水 / ( m2- m0) (2)
其中,m0、 m1、 m2分別為瓷球干燥時、浸水飽和后以及浸在水中時的質(zhì)量,單位為g。ρ和ρ水分別為瓷球和測試溫度下水的體積密度,單位為g/cm3。
耐磨性是衡量瓷球質(zhì)量好壞的一項重要指標,瓷球的耐磨性與自身材料的力學性能和顯微結構有著密切的關系,即與其內(nèi)部因素有關,而瓷球耐磨性的好壞,又通過磨損率來表征[4]。
本試驗以市售建陶行業(yè)用75氧化鋁瓷球為對比樣。將自制瓷球與對比樣瓷球同時放入同一球磨罐中,加入適量的水對磨一定時間,取出、烘干、稱重,按公式(3)計算瓷球的磨損率:
a= (m3-m4) /tm3×100% (3)
其中:
a——瓷球的磨損率
m3和m4 ——分別為瓷球磨損前、后的質(zhì)量,單位g
t——球磨時間,單位h。
3結果與討論
3.1瓷球的性能
經(jīng)粒度測試得配料混合球磨后的平均粒徑為547nm。瓷球的各項性能如表2所示。對比市售的標準75球磨耗:0.1119%/h,密度:3.1355g/cm3;在最佳燒成溫度1250℃時,瓷球體積密度為3.42g/cm3,磨損率為0.048%/h,顯然自制瓷球的性能指標大大高于市售的標準75球。
3.2 瓷球的物相分析
采用日本理學Rigaku D/MAX 2500V型X射線衍射儀(XRD)分析瓷球的相組成。
由圖1可以看出,CaO-MgO系瓷球的主晶相為剛玉,次晶相為鈣長石、鎂鋁尖晶石和莫來石;由于在900℃以下配料中的高嶺土脫水生成偏高嶺石,至900℃以上,偏高嶺石分解成游離Al2O3與SiO2,至1050~1200℃時,坯體中的Al2O3 和SiO2開始結晶為莫來石,其反應方程式為:
3Al2O3 + 3SiO2 → 3Al2O3·2SiO2 + SiO2
從圖1可以看出,Mg 系瓷球還有鎂鋁尖晶石生成,對瓷球的性能起到優(yōu)化作用。
3.3 瓷球的顯微結構分析
采用日本JSM-5610LV型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瓷球的顯微形貌。
瓷球斷面的電鏡圖表明,制備的瓷球具有細小的晶粒尺寸、致密的結構、氣孔率低、氣孔尺寸小等特點,正因為具備以上特點,瓷球具有較好的耐磨性。平均粒徑在1μm以下,晶粒有大有小,最大為3μm,最小為0.2μm,小晶粒比例高,且形狀規(guī)則,有圓形和板狀晶粒,表明了在燒結過程中液相量出現(xiàn)較多,晶體熔解較強烈,高溫狀態(tài)時,熔體粒度較大,不易成棱角分明的晶體,同時也抑制了晶粒的長大;而熔體冷卻時,形成玻璃相或包于晶粒表面。大顆粒起到一個骨架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著晶粒的長大,高粘度的熔體及“骨架”的阻礙雙重作用,有力地細化了陶瓷晶粒。通過細化晶粒,提高了瓷球的耐磨性,增大了瓷球的密度,有利于提高瓷球的性能。
4結論
在現(xiàn)有的工業(yè)條件下,采用鋁礬土調(diào)整配料體系和優(yōu)化各步工藝,可制備出白色高檔次的瓷球研磨介質(zhì)。鋁礬土的價格不到氧化鋁價格的1/6,可大幅度降低成本,采用天然礦物作燒結助劑,合理地設計晶界相組成及數(shù)量,通過調(diào)整各燒結助劑的比例,使氧化鋁陶瓷制品能在較低的溫度下實現(xiàn)低溫燒結。該方法實現(xiàn)了高性能陶瓷的低成本制造,解決了氧化鋁陶瓷的性能與價格問題。
參考文獻
1 張國斌.推廣鋁土礦選礦技術,促進氧化鋁工業(yè)發(fā)展[J].輕金屬,2001,3:1~6
2 趙恒勤等.中國鋁土礦資源及氧化鋁生產(chǎn)技術狀況透析[J].礦產(chǎn)保護與利用,2001,10,5
3 Sathiyalumar M,Gnanam F D.Influence of additives on density,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umina[J].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3,133:282~286
4 嚴東生.陶瓷的顯微結構與性能[J].硅酸鹽學報,1981,3:7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nèi)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