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民眾異想天開,還是媒體虛妄的狂歡,“如果提起人民生活,我最為關注的是住房問題”,溫總理牽掛百姓住房,2008,房價值得期待
對于持續(xù)了四年火熱的中國房地產來說,2007年年底似乎吹來一股清涼的風。習慣了看漲不看跌的中國樓市,似乎再也承受不起有價無市的虛空漲勢。部分大中城市在金九銀十的銷售旺季也頻頻傳來成交量低迷的消息,部分開發(fā)商也推山了降價促銷、團購的優(yōu)惠,部分城市的局部地區(qū)和樓盤甚至出現(xiàn)1000-3000元/M2的降降幅。對于許多中國民眾來說,期待已久的房地產枴點似乎已經若隱若現(xiàn)地到來。
媒體的歡呼
中天置業(yè)一夜崩盤了,有人說房地產不賺錢了,北京52.8%的房地產企業(yè)都虧損了……房地產市場在不斷爆出驚天消息的同時,各大媒體也頻頻報來民眾期待已久的房產冷門消息。
在深圳,“金九銀十”的樓市旺季卻出現(xiàn)了成交量低迷的反?,F(xiàn)象;在廣州,樓市在去年十一月份出現(xiàn)了明顯的降價和觀望情況,部分地區(qū)和樓盤甚至有1000-3000元/平米的降幅,目前有1/3的樓盤開始降價;在北京,樓價雖然仍然演繹著持續(xù)較大的漲勢,但去年11月以來成交量連續(xù)下降,有價無市愈演愈烈;在上海,樓價雖未明顯下跌,但成交量亦是日益萎縮:在南京,七八月份“一房難求”局面早已是明日黃花,蕭條的十一一月成交量讓開發(fā)商也推出了降價促銷、團購的優(yōu)惠……
傳說中的有價無市開始凸顯,昔日惜售的房地產商也開始了打折促銷。國家輪番出臺的房貸新政、限外令已經悄然奏效,房產投資者成本和風險增加。
預言中的2008年是房地產市場的拐點之年,現(xiàn)在似乎已經露出一絲征兆。深圳、廣州樓市的反常變化極具代表意義,這預示著房價增長放緩甚至房地產絕對價格回落的逆轉已經開始,不敢說全國所有地區(qū)的房價2008年都會出現(xiàn)拐點,但房地產市場調整的拐點已經越來越近。
開發(fā)商導演的房價
“樓盤開發(fā)成本只占房價20%,房開商能夠拿到其中40%的利潤,余下超過40%的利潤全部被相關職能部門‘層層消化’掉了?!边@是今年年初某開發(fā)商對房價成本的真實曝光。
更有某從業(yè)人士透露,房價只可能漲不可能跌,因為他們的房價是根據(jù)一個公式來計算,每個月固定增長一些。無論銷售情況如何,房價只會按照這個公式的增長率漲。相比統(tǒng)計局等官方機構來說,他們更清楚每個月的房價增長率是多少。
據(jù)盤惜售、虛擬交易、囤積房源、哄抬房價……長久以來,開發(fā)商采取各種手段,自行導演著房價的暴漲。
對于普通購買者來說,對于房子的購買部分出于自己實際住房需求,部分則出于對于房價的預期,當房價暴漲似乎已經是長久趨勢,提前買房已經是更佳選擇。購買者蜂擁地演繹了“羊群效應”:房價的持續(xù)、非理性上漲,造成廣大中低收入者超越個人經濟能力,進行恐慌性地跟風。
特殊的中國經濟環(huán)境下,又使得更多人演繹了“博傻理論”,一你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件藝術品的真實價值,即使它一文不值,也愿意花高價買下,是因為你預期會有更大的笨蛋花更高的價格從你手中買走它。于是,大量炒房者蜂擁進入房地產市場,使得中國的住房需求進一步被外力扭曲。
于是,國家這廂密集出臺各項房產調整政策,房價卻在那廂蹭蹭上竄,并不斷曝出高價新樓盤一開出就被搶購的消息。
但房產新政猶如“溫水煮青蛙”,出臺一條不會奏效,長時間多角度的調整,卻會對房價畸漲產生致命打擊。當對房產投資者成本和風險逐步提高的政策圍剿性地出臺后,房產消費需求也漸漸更接近真實。
市場不相信導演,是經濟的普遍規(guī)律,也同樣適用于火燙的房地產市場。盡管,它的時間或許要稍微更漫長一些。
如果媒體無間道
對于目前悄然上演的房地產市場萎縮和房價下跌。不同的利益集團依然擺出不同的觀點。
有人為房地產拐點論潑冷水,認為房價在假裝下跌,民眾在假裝歡呼。這只是一場媒體虛妄的狂歡。更有人為中國房地產不可能出現(xiàn)拐點尋找了幾大依據(jù)。由于房地產是中國的支柱性產業(yè),政府不愿意樓市出現(xiàn)拐點。認為中國房地產出現(xiàn)拐點將導致中國經濟大崩潰,引發(fā)多米諾骨牌效應。
其實,房產挾持中國經濟這一謊言,是樓市泡沫最堅挺的外衣。對于中國經濟來說,需要的并不是投機倒把者遍地,泡沫越吹越大的經濟。而是住房需求不被層層掩蓋,理性中不乏資本活躍的經濟。當然,如果中國房地產市場沒有了那么多的形形色色的投資者會沉寂很多,那樣的房地產市場也絕非理性,而是蕭條或者萎縮。
在開發(fā)商已經長久導演了房價暴漲的今天,如果我們的媒體,也無間道地反導演一次房價下跌。全國所有媒體異口同聲地宣傳房價下跌,有價無市的消息,這將是對暴漲的房價的一個致命打擊。當民眾對于房價的預期下跌了,原有的住房需求也會減少,炒房者也會逐漸退出房地產市場。房產交易量會進一步萎縮。哄抬房價的開發(fā)商或許能支持一段時間,但半年、一年后,虛高的房價終會回歸理性。
時至今日,有價無市仍在上演,雖然部分城市交易量日益萎縮,但房價依然在保持上漲。雖然廣州有三分之一的樓盤開始降價,但僅限于打折促銷等手段。房價的本質,是開發(fā)商和買主的博弈。
2007年11月9日,溫家寶總理在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發(fā)表演講答問時說:“如果提起人民生活,我最為關注的是住房問題。”并對房地產市場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溫總理的講話中體現(xiàn)了房地產走向平民化的趨勢,預示著一場住房的革命即將展開,八成左右的城市居民將有可能買到比現(xiàn)在便宜一半的經濟適用房。
這決定了當前國內房地產市場的政策取向,也將決定國內房地產市場未來發(fā)展。一場房價回歸理性的大戰(zhàn),已經拉開序幕。
(責任編輯:江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