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來找我做輔導與治療的人不少,幾乎都是沮喪的案子,每次他們走了以后,我大概有好些時間不能做事,整個腦筋停在個案上,反省與檢討,深怕我沒能有效地幫助他們。
沮喪的人往往都是對自己不能全然的接受,對外在環(huán)境亦有適應的困難。他們經(jīng)常會陷入一種焦慮、失望與無助的深淵而無法自拔,這種痛苦是很大的。
我常想:“這種痛苦是有意義的嗎?”
三個月前我受邀去一個宗教團體演講,主題是“基督徒的生活準則”。由于自己是基督徒的原故,對圣經(jīng)、教義、教規(guī)等有許多的了解。也由于自己在這樣的團體多年,也深知人世間的紛擾與復雜,畢竟是人組成的組織,該有的爭權(quán)奪利它也沒短缺,故而在演講中,我多次提到信徒們應有自己的主見和判斷,不要盲目地跟隨教會、規(guī)條或權(quán)威人士。畢竟,自己的信仰與行為是要對神與自己負責,尤其當我分享到教會要求信徒每星期天要去做禮拜,否則犯“大罪”時,我很不認同。畢竟,若神是愛你的話,他又怎會因你不去做禮拜而懲罰你呢?若是處處懲罰,那又怎么叫愛?演講之后,許多人都很喜歡,因為我為他們“解了套”,但沒想到一星期之后,謠言四起,認為我的言辭給他們的信仰帶來危險,有人寫文章攻擊我,背后不光是批評我,連我的先生也遭殃,我寫了一篇文章想澄清,但卻遭審查而被禁止發(fā)表,我內(nèi)心非常氣憤也很痛苦,我問上蒼:“這種痛苦是有意義的嗎?”
最近我一直在反思,人生的痛苦到底有沒有價值?若沒有價值,那為何痛苦的事情到處發(fā)生,時時發(fā)生?父母擔心子女,子女不覺得被接納被了解,人際關(guān)系發(fā)生問題,考試失敗,做生意不順利……似乎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若是有意義,那么意義又何在呢?
上星期我先生與我開車到北加州去教書,八小時的路程,我們談到了這個問題。我這才注意到我倆從小就是吃了許多苦的人。他家一直很窮,父親在其9歲時就過世。從此他與痛苦連成了親密關(guān)系。由于是痛苦專家,他能更珍惜自己與別人,更有愛心去幫助別人。我也一樣,從小父親就生病,別人家有電話、冰箱……我家什么都沒有,別人考上最好的中學,我進最差的。高中一年級就想自殺,因為太痛苦。感覺沒有人了解與接納我,只想一走了之。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覺得有這樣的一段經(jīng)驗很“幸福”。因為從那時起,我就開始思考人生價值、人生意義的問題,而許多同齡的朋友還只停留在煩惱功課成績上。
由于有許多痛苦經(jīng)驗,所以我對別人的痛苦很敏感,也容易了解與接納,由于有許多痛苦經(jīng)驗,我較能與別人分享自己的體會,因此可以幫助受苦的人,也由于有許多痛苦的經(jīng)驗,我開始明白痛苦教會我更珍惜自己所擁有的,而不會一直與別人比較或想要與人一較長短,所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
今天我完成了博士學位,我要感謝過去在學習過程中的失敗。沒有那些失敗,我不會有動機再向上努力,這不單是要證明中學、大學的次等生、差生不一定是真正差,更要讓大家知道人的“潛能”是說不準在何時會發(fā)揮的。中國人有句俗語: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一個人在小的時候表現(xiàn)很好,長大之后,不見得一定會有很大的成就,也就是教導人不要任意評斷別人與自己。要有“勝不驕,敗不餒”的態(tài)度與精神。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是痛苦讓我成長,更有愛心與耐心;是痛苦教會了我不要看眼前,要看未來,也是痛苦讓我學習不要對失敗挫折失望,不要因一時成功就將眼睛長在頭頂上,所謂的山不轉(zhuǎn)水轉(zhuǎn),痛苦就是人生大轉(zhuǎn)盤的關(guān)鍵。若能向它學習,人生的智慧盡在其中。
朋友!你如果在“目前”感覺痛苦,不被別人了解的話,記住,看看你所有的(內(nèi)在與外在),看看其他受苦的人,也看看你能從痛苦中學習什么,痛苦也許就不再那么痛苦了,更重要的是,它是你成長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