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jīng)日報》報道,唐山市委書記趙勇認為,對于即將進入重建階段的四川汶川地震災區(qū)而言,唐山重建的經(jīng)驗教訓值得借鑒。他列舉的教訓包括:一是唐山重建的選址沒有避開地震斷裂帶,因此建議四川汶川地震的一些重災區(qū)城市重建應避開地震斷裂帶;二是唐山重建時,急于讓百姓住上房子,規(guī)劃水準不是很高;三是注重對地震遺址的完整保護。
作為史上罕見的特大地震的共同受害者,唐山人民與四川震區(qū)人民可算是患難與共,對于巨大的天災都有著切身感受。32年前,唐山人民承擔了空前地震災害的重壓,雖然犧牲了近25萬同胞的生命,損失了巨大的財產(chǎn),卻在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援下,勇敢地投入重建新設唐山的宏大事業(yè)。僅僅十年時間,一座嶄新的唐山新城就出現(xiàn)在當年的地震廢墟上,令世人矚目。今天,當兄弟的四川人民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遭災受難之時,唐山的政府和人民與中央政府和全國軍民一樣心如刀絞,迅速傾其全力給予了無私的巨大支援。不說唐山政府和相關部門組織的可貴而有效的援助,單是唐山的農(nóng)民很快地自發(fā)組織起隊伍、奔赴四川地震災區(qū)出生入死實施救助的義舉,就不斷感動著災區(qū)人民,也感動著天下百姓。
當汶川地震正在進入傷員救治、災民安置和災后重建階段之際,唐山市的領導鄭重提出唐山地震震后重建的經(jīng)驗教訓,供借鑒參考,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這對于國家籌劃和實施四川地震災區(qū)的重建工作,有著開拓思路、避免重走當年彎路的作用,相信會受到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而今汶川特大地震所處的時代背景,已與當年唐山大地震時截然不同。我們早已告別了荒唐可怕的“文革”年代,國家步入了建設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和可持續(xù)科學發(fā)展的健康軌道上,黨和政府在領導全國軍民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的偉大斗爭中,有眼光、有見識、有胸襟、有氣魄,舉國一致更兼獲得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可貴支援,這些都是當年唐山抗震及震后重建所難以比擬的有利條件。再加上認真吸取唐山震后重建的經(jīng)驗教訓,我們?nèi)〉勉氪ǖ卣鹂拐鹁葹暮蜑暮笾亟üぷ鞯娜鎰倮?,就是不容置疑的必然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