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李忠東
哈德是美國得克薩斯州一位遠近聞名的富翁,可惜在生意如日中天時卻重病纏身,在他臨終之前,妻子見他久久睜開眼睛,痛苦不堪,妻子關(guān)切地問他是否有事要交待?哈德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斷斷續(xù)續(xù)地說出最后一句話:“親……愛的,我好想……開一次小提琴……演奏會。”
原來,從小時候起,哈德就對小提琴情有獨鐘,夢想成為一名一流的小提琴家。然而因為家境貧寒,缺衣少食,他常常遭到別人的白眼和輕蔑。富有音樂天賦的哈德再也無法忍受,狠心將小提琴砸碎,發(fā)誓從今以后永不拉小提琴。
哈德從此開始經(jīng)商,在獲取財富的道路上逐漸有所成就。然而他的內(nèi)心深處卻常常有一種擺脫不了的失落感,畢竟永遠離開了自己喜愛的小提琴,最后只有帶著深深的痛苦和遺憾離開了人世。
也有一位少年,從小失去了父母,生活費用全靠哥哥辛勤的演奏去賺取,窘迫的困境可想而知。然而酷愛音樂的他孜孜以求,到漢堡和撒勒拜師學藝。
回鄉(xiāng)后,少年不滿足于幾首簡單的練習曲,他向保存有許多名曲的哥哥請求,希望練習更精深的曲譜。但是哥哥當時不了解弟弟,所以沒有答應(yīng)他的請求。
少年不甘心,利用哥哥晚上出去演奏的機會,偷出曲譜來抄寫。為了省油不點燈,他爬上屋頂,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一個一個音符的抄寫。半年過去了,少年抄了厚厚的一大本。
一天晚上,在抄寫一支管風琴曲時,少年陶醉在曲子的意境之中而忘了時間?;氐郊依锏母绺绨l(fā)現(xiàn)弟弟瞞著自己偷偷地抄寫曲譜,一氣之下將抄本撕得粉碎。
幾天后的一個晚上,哥哥進家門時聽到弟弟正在演奏一支優(yōu)美哀婉的樂曲,這正是弟弟那天抄寫的管風琴曲。哥哥終于相信了弟弟的音樂才華,被他鍥而不舍的拼搏精神深深感動,所以全力以赴地送弟弟去深造。
這位少年不是別人,他就是后來成為音樂大師的巴赫。
不同的人實現(xiàn)價值的方式不同,成功沒有一個確定的特性。只要你以自己的方式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你就是成功的。認準人生的目標,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即使失敗了也值得,因為曾經(jīng)為之奮斗的本身就體現(xiàn)出了人生的價值。
“屋頂上的月光”就是這樣造就了巴赫,而迫于世俗或者物欲,放棄目標去做自己本來就不喜歡做的事,即使成功,也沒有多大的人生樂趣可言。哈德的痛苦,正好說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