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個人的做人原則不同,做事的態(tài)度當(dāng)然也不同。
我國前外貿(mào)部副部長龍永圖先生做人的原則是低調(diào)做人。他十分討厭講排場,有一次出差,登機前在候機室里一角,傳來十分噪雜的聲音,那股熱鬧非凡的氣氛幾乎彌漫了整個候機大廳,龍先生也和眾人一樣被那場景所感染,便遂生好奇,近前觀看,只見三四十號人圍著一個中年男子,點頭哈腰,百般殷勤。私下打聽,才知是某縣委書記要出國考察。
龍永圖先生之所以講這件事,那是他十分討厭講排場,他所喜歡的是低調(diào)做人,認(rèn)真做事。無論他出席國際會議還是在國內(nèi)的大學(xué)講堂上,龍永圖最討厭是那些沒完沒了的致詞,而喜歡人家這樣介紹他:\"這是來自中國的龍永圖,下面請他講講中國經(jīng)濟\"。
有一次,龍永圖去在意大利參加國際性會議,地點是在一個小鎮(zhèn)的小酒窖里,昏暗的燈光,與會者都是國際經(jīng)濟界有頭有臉的人物,沒有領(lǐng)導(dǎo)席,沒有嘉賓席,都是按照先來的順序隨意入座。龍永圖在一條長凳上剛坐下不久,有一個老太太獨自進來坐在他身邊,與他寒暄了很長時間。會后,龍永圖問組織者:“那位老太太是誰?”對方驚訝萬分:“您不認(rèn)識她?她就是荷蘭女王呀!”
一前一后,國內(nèi)國外,是龍永圖先生所親歷的兩個場景,無不使人感慨:有的做人張揚,有的做人低調(diào),張揚的讓人厭惡,低調(diào)的卻讓人敬愛。
美國之父富蘭克林的做人原則是低頭做人。在他談起他成功之道時,他說這一切源于一次拜訪。那是他年輕的時候,富蘭克林應(yīng)一位老前輩之約,老前輩把約會地點放在一個小茅屋里。富蘭克林來時,他大步流星, \"嘭\"的一聲,他的額頭重重的撞在門框上,痛的他哭笑不得。出來迎接他的老前輩見他這個樣子笑了笑說:\"很痛吧,這次你來給我了一個最大的收獲,一個人想要洞明世事,練達(dá)人情就要時刻記住低頭。也就是說,我們要低頭處世,昂首做人。\"
大名鼎鼎的比爾·蓋茨在以前沒有自己的專機以前,出訪是從不坐頭等艙的。有人在經(jīng)濟艙看見他,問為什么不坐頭等艙,他儼然一笑說:\"頭等艙比經(jīng)濟艙飛得快嗎?\"這說明蓋茨是個很注重實際的人,他崇尚的是節(jié)儉,他看中的不是頭等艙帶來的虛榮,而是注重此行給他帶來的經(jīng)濟效益。
赫赫有名的美國信封大王麥肯錫,他上飛機卻非頭等艙不做,因為他可以在飛機上的頭等艙里結(jié)識許多的社會名流。對他來說,多認(rèn)識一個客戶,就可以給他帶來一份的收益。說明麥肯錫很注重的是機會,在頭等艙可以給他帶來無限的商機,后來許多名流就成為他的重要客戶。這兩人在坐飛機這件事上雖然有不同的選擇,但他們卻都成功了。其實他們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在面臨選擇的時候,就是有自己的做人原則。
有人做事,喜歡張揚,唯恐別人不知道他的地位有多么顯赫,想方設(shè)法讓別人知道他多么富貴。其實,在張揚的背后是虛榮心在做寵,他也許還不知道,別人崇拜的是他的官職和金錢,是他頭頂上發(fā)出光環(huán)的那頂烏紗帽,而不是他這個人。此人一旦離職,后面的隨從就都離他而去,甚至以前他在盛氣凌人的時候得罪的人,會在他身后唾棄。那些有錢的富貴人可能一夜之間成為窮光蛋,原來那些羨慕他金錢的人會因為他先前的張揚而嘲笑。
因此說,無論你的官職有多高,無論你的才氣有多大,做人都應(yīng)該老老實實,做事都應(yīng)該踏踏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