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齊從容
在世界各國的國防武裝部隊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隊。他們的裝備既不是步槍、手槍、機關槍,也不是飛機、坦克、大炮,而是小號、長號、長笛、軍鼓等各種閃閃發(fā)光的樂器。這就是“軍樂隊”,一支特殊的而又不能缺少的“特種部隊”!
在一本《音樂之最》的詞典里,對軍樂隊有這樣的描述:軍樂隊是指揮軍隊之樂。他誕生在軍旅生活中又為之服務,大都有著明顯的政治色彩。
現代軍樂隊起源于近代的歐洲。當時,西歐各國在與土耳其作戰(zhàn)中發(fā)現:土耳其部隊普遍配備有軍鼓、小手鼓、鑼鈸和三角鐵等打擊樂組成的樂隊,樂隊隨軍隊行動并隨時協(xié)調軍隊的行軍步伐,在接近敵人之時,便用嘈雜的喧鬧聲和強烈的節(jié)奏聲來嚇唬敵人。這些做法很快便被土耳其的對手們學了過去,隨后,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國也先后建立了自己的軍樂隊,并且逐步增加了小號、笛子等多種樂器。
在二十世紀的上半葉,席卷全球的兩次世界大戰(zhàn),給人類世界造成了前所未有浩劫和災難。在這兩場戰(zhàn)爭中,參戰(zhàn)的各國軍隊都有著大量的軍樂隊隨軍參戰(zhàn),因此,也留下了有關軍樂隊的趣聞軼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著名的凡爾登戰(zhàn)役中,有一天下起了一場大雪,臨近傍晚的時候,突然有人想起來當天是圣誕節(jié)??墒且驗閼?zhàn)爭,他們不得不遠離家鄉(xiāng)和親人,不得不冒著嚴寒,趴在雪地里警惕地注視著對方的陣地。突然間,法國軍隊的陣地里傳出德國著名宗教音樂家亨德爾所創(chuàng)作的《彌塞亞》中贊美耶穌降生時的音樂,那悠揚的號聲和美妙的旋律在雪花飛舞的夜空中回蕩著。那感人肺腑的號聲,竟然使得在場的兩國軍人們都掩面落淚,一時之間,相互仇視的情緒也漸漸地被淡忘了!
正當大家沉浸在音樂之中的時候,從德國軍隊的陣地上也傳來了小號聲,雙方的士兵們都被樂聲深深地感動了,嘹亮的小號旋律聲混合著雙方戰(zhàn)士的歡呼聲響徹了夜空。他們紛紛走出了各自的陣地,唱著、跳著來到了雙方交戰(zhàn)的中間地帶,開始了空前絕后的圣誕節(jié)之夜的狂歡活動!
這場狂歡一直持續(xù)到深夜兩點多,才在各自領隊指揮官的喝斥之下結束。雙方開始慢慢地分開,并且雙方士兵們彼此約定:在沒有回到自己的陣地之前,任何人都不準開槍。后來他們真的履行和遵守了各自的諾言,戰(zhàn)爭仍在繼續(xù),但是彼此之間的內心都記掛著對方的友情!
早期的軍樂隊,在樂器的運用上有一定的規(guī)范。例如:小號和定音鼓一般用于騎兵,短笛與小鼓則用于步兵。 18世紀法國的路易十四和菲特烈大帝還規(guī)定:軍樂隊必需包括雙簧管、大管和鼓,于是軍樂隊的規(guī)模就又有所擴大。18世紀末期,興起了一股學習土耳其軍樂隊的風格熱,一些國家還引進了鈸、三角鐵和其它打擊樂器。隨著軍樂隊的不斷發(fā)展變化,軍樂隊又逐步走向舞臺,并成為音樂表演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
1985年4月1日,美國洛杉磯道吉斯體育館匯集了世界上最大的軍樂團,它是由3182位音樂家,1342位軍樂隊女隊長和旗手,以及來自這個地區(qū)52所高中的4524個操練人員和指揮,在鄧尼凱將軍的指揮下,演奏了美國國歌等四首樂曲,據說這是世界上人數最多的軍樂隊大聚會。
軍樂隊演奏行軍時間最長的記錄,是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期的挪威,軍樂隊伍的長度是:從利爾海馬默到海邊的哈馬市,全長51公里,演奏耗時15個小時。當時的特朗德海姆銅管樂隊35個成員中,有其中的26個人一路演奏了135首軍樂進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