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指出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的任務是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到開發(fā)并從中收益。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nèi)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想象力推動世界,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來源于音樂的啟發(fā)?!睂W生的想象力是一把開啟心靈的鑰匙,通過它可以使靈感得到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因此,音樂教學已成為促進學生全身心健康發(fā)展、塑造“創(chuàng)造型”人才的一個重要途徑。作為素質(zhì)教育的音樂教學,必須舍棄一切單調(diào)、枯燥、令學生感到厭煩的內(nèi)容和模式,必須是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心態(tài)、輕松的氣氛和愉快的環(huán)境中潛移默化地實施的。
一、和諧的課堂氣氛是音樂課堂愉快教學的前提。
教師不要高高在上的一副威嚴的姿態(tài)去面對學生,應該以民主平等的態(tài)度與學生保持同一水平線上的心理接觸。當然,一些班級中也有個別紀律約束能力較差、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學生。對于這些學生,我們可以在課堂上委婉的批評,并在課后做進一步的溝通工作。發(fā)現(xiàn)問題,即時解決。本人認為,和諧的課堂氣氛是音樂課堂愉快教學的前提。在課堂上教師面帶微笑的娓娓道來,學生們則如沐春風,心情舒暢。在這樣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下,師生之間的距離也就縮短了。讓教師更容易走進學生心中,讓學生更喜歡上音樂課!
二、初中生音樂課堂特點。
初中生,特別是初一年級段的學生,他們在課堂上還比較活潑、好玩好動、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他們對音樂的感受總是通過各種動作表現(xiàn)出來。要提高音樂課的教學質(zhì)量,應根據(jù)學生好動、好游戲的心理特點,把音樂學習與游戲、舞蹈有機結合起來,把抽象的音樂概念、復雜的音樂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訓練,轉(zhuǎn)化成生動有趣的游戲、舞蹈,使之形象化、具體化,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活動,把聽、視、觸等各種感覺活動和運動、唱歌、表 演、游戲、舞蹈等結合起來,從而把他們從座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既動口、動手、動腳,也要動腦, 蹦蹦跳跳地進入音樂世界,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音樂知識、技能,培養(yǎng)思維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三、我的音樂課堂教學嘗試。
(一)、在教樂理知識二分、四分和八分音符時,一般教學只講“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唱一拍,八分音符唱半拍”,這些概念既抽象又枯燥。我從學生內(nèi)心感覺出發(fā),制造一個讓學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樂環(huán)境,從而將“拍子”的抽象概念進行化解。首先,讓學生們分辨出聲音的長短:火車汽笛聲長,汽車喇叭聲短;貓叫聲音長,狗叫聲音短等等。其次,通過鐘樓鐘聲、電子鐘秒針跳動聲和機械快擺表秒針跳動聲用來分別代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使學生得到直觀的感性認識。接著,讓學生閉眼聆聽老師發(fā)出的不同節(jié)拍的走步聲和跑步聲,由學生用拍手、跺腳的方式把聽到的模仿出來,從而完成由聲音感知到動作感知的過渡。為鞏固已學的概念,我把幾段風格各異的兒歌,讓學生按一定節(jié)拍的規(guī)律朗誦出來。當他們親自感知到節(jié)拍的時值概念時,就可以將二分音符分別顯示在黑板上,從而也完成了一個從感性到理性的轉(zhuǎn)換。這樣的教學學生不僅感到新鮮、有趣,而且學得透、記得牢。
(二)、在教五線譜唱名時,為了使教學更形象、更有味,我請了幾位高矮不同的學生分別充當音符的do、re、mi、sou和la, 并告訴他們各自的家住在幾線幾間上。我接著提問:“這幾位同學當中誰最高?”學生會回答:扮演“l(fā)a”按先后順序迅速排好,并在線譜上找到各自的“家”,同時唱出唱名,唱準音高。我還讓學生們將學過的節(jié)奏和唱名進行組合,讓他們創(chuàng)作出許多不同節(jié)奏型和樂句。這次嘗試,不但使學生們活躍了思維,同時也大大增強了自信心。La的學生最高。于是,我指出:由于la住的最高,所以這個唱名也最高。這種教學形象、直觀,加之聽覺與視覺的 統(tǒng)一,學生不但加深了對“音高”的理解,同時也提高了學音樂理論的興趣。為進一步掌握已學的唱名,我在演奏音符的同時,要求扮演音符的學生將聽到的音高按先后順序迅速排好,并在線譜上找到各自的“家”,同時唱出唱名,唱準音高。我還讓學生們將學過的節(jié)奏和唱名進行組合,讓他們創(chuàng)作出許多不同節(jié)奏型和樂句。這次嘗試,不但使學生們活躍了思維,同時也大大增強了自信心。
(三)、在教律動時,以往總是“教師編,學生做”這種機械式模仿,束縛了學生們的手腳和大腦。我在教學中打破這個常規(guī),讓學生自己聽音樂、自己去感受、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想象,把聽到的音樂用自己的手、腳做動作去自行發(fā)揮、自我表現(xiàn)。在課堂上,我總是鼓勵學生們根據(jù)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大膽地去表現(xiàn)自我,這既有利于自信心的樹立,也利于良好個性的培養(yǎng)。有一次,我讓學生們給歌曲《青春舞曲》編排舞蹈動作,全班幾十個人編了幾十個小舞蹈,盡管有的大同小異,有的動作也欠優(yōu)美,但我還是表揚和鼓勵了每一個學生,因為他們都去嘗試了,都在努力。
綜上所述:本人認為每個學生都有感受、想象、創(chuàng)造音樂的能力。作為音樂教師,我們應該把更多美麗的笑容留給他們,把更多無私的愛留給他們,把更多更好更深的關懷與關愛留給他們。我們也要在教學上多探索,多嘗試。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愉快的音樂教學中,擁有更多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