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經過“微電解”,電生功能水的理化指標就和它的前身——普通水有了天壤之別。中國農業(yè)大學的李里特教授主持的“電生功能水的制備及在食品和農業(yè)上的應用研究”,顯示了電生功能水在農業(yè)、食品加工業(yè)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前景。2007年11月26日,教育部組織以方智遠院士為首的專家委員會對此進行了成果鑒定。專家一致認為,該成果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議加快成果產業(yè)化,加快推廣應用。
這種匪夷所思的水,曾被發(fā)達國家稱為“21世紀魔水”;日本曾發(fā)現(xiàn)它的殺菌功效并將其用于醫(yī)學領域。這是將普通水置于一種特殊裝置中,經電場處理而產生的酸性電解水和堿性電解水。實驗證明,電生酸性水具有非常強的殺菌作用,且其殺菌高效、瞬時——對一般病毒殺滅僅需5秒鐘,對芽孢殺滅時間也僅為3~5分鐘;它具有與次氯酸鈉同等甚至更好的殺菌效果,并具有高效、廣譜、無殘留的特性,應用范圍廣泛。可在5秒內殺滅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腸道病毒、流感病毒等,殺滅抗酸菌、真菌、芽孢桿菌也僅需要數(shù)分鐘。電生酸性水的本質是水,所以對人體無毒副作用、無蓄積毒性。隨著與光和空氣以及有機物等接觸,可逐漸還原為普通的水,是安全的殺菌劑或消毒劑。
李里特教授自1994年起,率先在我國進行電生功能水的制備研究,他開發(fā)了我國首臺電生功能水發(fā)生裝置,其核心技術獲得了國家發(fā)明專利;李里特還在農作物病害防治及果蔬保鮮領域取得國際領先的重要成果——噴灑酸性電解水,能顯著降低我國主要的小麥病害之一“條銹病”的發(fā)病率,效果和常用農藥“粉銹寧”相近;對發(fā)白粉病的黃瓜植株噴灑電生功能水1個月后,防治效果明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炭疽病發(fā)病嚴重時,可以造成葡萄30%的損失,而電生功能水對“京玉”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甚至優(yōu)于常用農藥“百菌清”。
電生功能水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專家測算,電生功能水的制備簡單、能耗低,生產成本僅9.64元/噸,而稀釋成殺菌濃度的常用農藥約100元/噸以上。如在2萬畝小麥等大田農作物中用電生功能水替代80%的農藥,則每年可節(jié)約近72.28萬元;如2萬畝林果作物用電生功能水替代農藥,則可節(jié)約近658.3萬元;在北京和天津等地區(qū),電生功能水已取得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據專家計算,我國若有一半的農田用電生功能水替代殺菌劑,每年可以節(jié)約2.5億元的農藥開支。